“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牢牢记在心上、时时抓在手上,确保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近期,一则四川凉山网格员入户纠正蹲地吃饭的消息引发网友热议,有人对这一行为表示质疑,认为是对当地村民传统生活方式的干涉,也有人认为这是为了倡导新时代文明良好新风尚。
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面对一些沉疴积弊,必须要敢于亮剑,但是,治理举措在有力度的同时,也需要保证精度和温度。
坚持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精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基层治理党的领导体制,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带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不断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把基层社会治理的权力交给群众,确保社会治理过程人民参与、治理成效人民评判、治理成果人民共享,
优化治理格局,提升基层治理力度。将党员、小组长、护林员、保洁员等纳入基层治理体系,畅通基层治理“毛细血管”,积极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优势,构建多主体共同协商、合作治理、群策群力的规则体系,强化网格“前哨”作用,让基层治理触角更灵敏、服务群众网络更稳固,提升了基层治理的力度。
创新治理模式,提升基层治理温度。基层治理好不好,百姓赞誉少不了。基层治理必须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广积分制,设立积分超市,制定积分规则并上墙,进一步提升群众积极性,结合“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示范户、五好家庭创建等活动,以共建共治共享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基层治则国家治,国家治则百姓安。要始终将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奋斗的目标,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精度、温度、力度,才能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贡献力量。(贵州省镇远县报京乡人民政府 舒巧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