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合作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保障。
一、强化队伍建设,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一是建章立制,择优建立人才库。健全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的机制,重点从35岁以下的党员、组干、大中专毕业生、致富带头人、外出返乡经商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中发现政治素质高、群众口碑好、热心村级事务、致富带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充实后备力量队伍。制定培训计划,突出政治理论、党建业务、产业发展、农村实用技术、农村电商、惠农政策等重点,科学合理安排课程,采取专题讲座、实地学习、经验交流等多形式开展培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村“两委”成员与合作社负责人交叉任职,引导村“两委”干部参与合作社事务,杜绝合作社出现“资本下乡代替了老乡,没有带动老乡”,为群众打造一批活力强的合作社、一套高效管用的基层治理体系,真正实现强村富民。
二、创新模式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农民才能分到更多的“蛋糕”,采取“基层党支部(联合党委)+公司+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农户”的组织方式。“工农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突出标准化生产等先进技术的引进集成和推广应用,打造种植、循环农业等智能农业示范基地,加快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重点,按照“五步工作法”要求,牢牢把握农业产业革命“八要素”,实现了农户产业全覆盖和产业叠加。创新品牌建设,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加大冷链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在经营模式上,探索推行自主经营、合作经营、外包经营、托管经营、订单经营等多种经营模式,引导村集体合作社“农头工尾”“接二连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产业幅,延伸产业链。
三、规范管理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注重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明确村级党组织书记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同时重点抓好村级民主管理,始终坚持指导督促基层党组织实行好“四议两公开”制度,确保基层党组织规范有序运行。通过组织召开村组会议对村级所有的资源、资产及资金全部摸底,指导建立村集体经济台帐,确保集体财产不流失,村级公共权力阳光规范化运行,给群众一个明白,让群众放心,给干部一个清白,让干部安心。构建村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集在产业链、制度助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良好格局,让加工增值收益更多地留在主产区、留给农民,切切实实带动广大农民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杨炎亮 贵州省镇远县青溪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