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大六号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作为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来抓,利用村“两委”换届契机,向组织积极推荐年轻的致富能人和优秀扶贫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提高了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增强了班子整体“战斗力”。建立健全了村“两委”议事规则、村干部轮流坐班、新村规民约等多项规章制度。完善了议事、决策制度,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通过实行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增强了透明度和公信力,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氛围。按照“每月四日”学习模式认真开展各项党员学习活动。打造了一支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干事创业队伍。
突出抓好集体经济产业,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大六号镇紧紧围绕农牧民“两不愁三保障”,按照“因户施策、一人一策、一户多策”的原则,因人因户定政策,把各项扶贫政策深入、细致地落实到每一贫困户,全村678户1469人贫困人口全部顺利脱贫。脱贫后如何巩固又摆在了乡镇领导面前?今年该镇把发展村集体经济放在了突出位置,利用建设储窖、土地入股、温室大棚租赁、盘活旧资源、光伏扶贫电价收益等形式推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今年全镇8个村集体经济平均纯收入36.79万元,并利用村集体经济及时帮扶低收入群众,为防止规模性返贫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突出抓好公益岗位设置,采取“激励式扶持”让农牧民从“依赖中走出来”。为鼓励农牧民劳动就业致富,该镇结合各村实际,共设置公益岗位161人,其中保洁员120人、护林员27人、护草员10人、林草管护员4人。每月底各村派专人进行检查验收,并在做好公益岗位绩效考核的同时及时兑现工资,每人每年工资6000多元。特别是全镇保洁员的大量设置,逐步改善了各自然村的人居环境,为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突出抓好农牧民产业发展,从“保姆式”服务向“引导式”转变。该镇坚持“优薯增牛稳猪羊”的发展思路,鼓励农牧民自主发展产业,为引导脱贫户提振精气神,鼓励发展种植、养殖业,今年全镇为334户脱贫户、边缘户兑现补贴资金53.68万元,其中养牛221头、养猪246口、其它家畜409头(只)、庭院经济255户。该镇在持续做好农牧民增收致富的同时,逐步探索巩固产业脱贫成果同乡村产业振兴有效衔接的新举措。(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大六号镇 罗盛科 郝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