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认真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以用为本、服务发展,在“引得进”“留得住”“育的精”“用的好”上下工夫、做文章,不断提升全县人才工作水平,为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县进程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围绕发展需求,加大引才力度。每年对急需紧缺人才进行调查摸底,以重点产业、重点项目为依托,按照“以项目吸引人才,以人才促进项目”的思路,推动引才引智与特色项目对接,在引进项目的同时,着力引进一批适应全县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选调生、“三支一扶”“社区民生志愿者”等大学毕业生向基层一线流动。以村“两委”班子换届为契机引进人才,推动在外致富带头人、经商返乡人员、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等回村任职创业。
立足本地实际,畅通育才途径。围绕提升全县各类人才素质,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分领域开展人才教育培训,实现各类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覆盖。将优秀专家“请进来”,举办讲座党政人才培训班;选派党政、农牧、旅游各类人才“走出去”观摩学习、开阔视野。同时,围绕乡村振兴、卫生健康、教育教学、产业发展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内容,开展专项创业培训班,人才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得到提升。
注重政策引领,优化留才环境。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日常工作由组织、人社部门“双轮”驱动,具体工作由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结合全县人才队伍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多次召开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推进会议,制定印发《凉城县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工作方案》《2018—2020年中长期人才规划》等文件,全县留才环境不断优化,留才政策制度逐步完善。
强化项目支撑,发挥用才效应。围绕全县肉牛奶牛、乡村旅游等六大主导产业,积极申报草原英才产业创业人才团队项目。立足发挥“草原人才”“草原英才”的辐射作用,拿出部分奖补资金用于技术交流和培训学习,实现项目、人才双向互补。深入开展“千名专家服务基层”活动,组织农牧林水、文旅、卫健委等部门专业技术人才“沉下去”,开展节水灌溉、文化下乡、诊疗义诊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短期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有效缓解了基层公共服务人才短缺的问题,切实发挥了人才助推发展的作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委组织部 刘敬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