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党建 > 正文

海晏县:以“五个一”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2022-02-05 16:30:34 | 来源: 中廉在线

近年来,青海省海晏县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鲜明导向,巩固拓展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成果,以“五个一”持续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亮点纷呈、取得成效。

以建强组织体系为根基,织密基层组织“一张网”。在农牧区完善构建“乡镇党委+村党支部+片区网格党小组+农牧民党员示范户”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模式,创新设置流动党员驿站和外出务工的党员“e支部”,补齐村级党组织工作空当。在城镇以社区支部为引领、机关支部为补充、小区网格为支撑、“两新”党建为推动,建立“乡镇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构建以社区为主体的区域化大党建联盟。在“两新”组织以线上行业归建、面上社区兜建、点上党群共建的“点线面”做法,加快推进新型领域的“两个覆盖”工作,在全州率先组建荣成“红色物业”功能型党组织。在机关事业单位加大在服务窗口、重大项目等一线“行动支部(党小组)”建设力度,命名机关“行动支部”24个。在公立医院,结合“医共体”建设,设立“医共体”党工委,探索推行“1357”核磁共振党建工作法。在学校,围绕提升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打造“初心课堂”“阳光润德,党旗增辉”等行动党支部。

以激发先锋作用为动力,下好党员管理“一盘棋”。突出“实效”,培训实现全覆盖,构建省州重点培训、县级普遍培训、基层党委兜底培训、党支部日常培训的四级联动学习教育长效机制,扎实开展农牧民党员冬春训、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等工作。近两年,党员轮训覆盖率达到95%。突出“从严”,强化源头管理,制定海晏县发展党员工作《层级管理实施办法》和《发展党员十项制度》,建立发展党员联审制度,强化农牧民党员“选苗、育苗、墩苗”,每村每年入党积极分子均达到2名以上、发展优秀年轻党员至少1名,并建立了3人以上入党积极分子库。突出“精准”,创新先锋考评,完善党员“先锋指数”考评管理体系,分类探索出理想信念指数、纪律规矩指数、奉献作为指数、道德品行指数等考评标准,建立党员评议“四评一公开”机制。突出“表率”,抓实先锋引领,深入实施“六个一”党员先锋工程,引导党员广泛参与设岗、划区、建队等先锋实践,成立行动支部64个,党员先锋队48个,设立党员先锋岗100个,党员先锋带动作用有效发挥。

以强化党建引领为载体,凝聚全域发展“一条心”。聚焦抓党建促基层社会治理,将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作为“书记工程”,建立五小化解法、六和调解室、五色连心卡、五民四带等群众自治模式,设置老年人“村社日托”、社区“五点钟课堂”“百姓说事厅”等服务项目,形成“一核七化”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体系。聚焦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精准选派39名驻村工作队员到13个乡村振兴重点村继续奋斗。指导各村成立5个乡村振兴专项指导组,聘请87名离任村干部,担任治村顾问,安排离任村干部与年轻干部开展师徒结对工作,帮助村干部提高服务本领。聚焦抓党建促村集体经济“复壮”,深入推进村集体经济“破零复壮”工程,推广金滩乡“能人议事会”等“党建+能人+产业”引领模式,全县党组织、党员领办的农牧区产业基地、合作社等达到30个。近三年,从组织层面争取到中央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资金90万元,18个村纳入了中央财政补助范围。

以提升能力素质为关键,培育乡村振兴“一群雁”。抓实“政治体检”,以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为抓手,建立村(社区)“两委”干部年审制和动态调整机制,在村级换届期间对208名村(社区)干部进行全覆盖“政治体检”。抓实“选优配强”,以乡、村两级集中换届为契机,精准选任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组建乡村振兴“生力军”。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平均年龄较上一届下降5.72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7.1%。乡镇换届中,35岁以下干部占38%,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干部占88.9%,乡镇经历干部占93.7%。抓实“能力提升”,认真落实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三年来累计有27名村“两委”报读学历素质提升班。制定出台《村党支部书记培训办法》,2019年以来,组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党员致富带头人等开展实地观摩交流12次,举办专题培训班9期,培训村干部1400余人次。

以夯实基层基础为保障,推动全面过硬“一个调”。深入实施阵地延伸工程,坚持“线上、线下”阵地两头抓,投资1000万元建成海晏县“三基”建设综合办公服务中心项目,投资400余万元对29个行政村村级综合服务办公中心进行“提标提质”,全覆盖设置社区党员驿站和牧业村(牧业社)夏季草场“党员活动阵地”。建成“互联网+党建+管理服务”的综合应用管理服务系统“海晏党建”平台,实现党员用手机APP咨询浏览、对接微心愿、承诺践诺、党费收缴等活动。健全完善基层党建保障机制,建立县管党费补助村(社区)党建工作和财政补助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交通、通讯费长效机制,为各基层党支部每年补助1000元专项党建工作经费,为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每年补助1000元交通、通讯费。积极争取临沂市援助资金120万元设立对口援助党员关爱基金,为深化援建帮扶工作探索了新路径。建立软弱涣散常态整顿体系,将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作为县级联村领导、党委(党组)书记党建项目,建立健全“六位一体”整顿机制和“六治转化”工作,着力推进基层组织全面过硬。同时,针对机关党建“灯下黑”久治不愈的问题,探索开展机关党委党组分类定级管理,进一步强化机关党委党组抓党建责任的落实。(鲁有财 青海省海晏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