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党建 > 正文

创新“党建+居家养老”模式 助力建立多层次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2022-01-26 12:57:33 | 来源: 中廉在线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明确提出“加快建立多层次农村养老服务体系”,随之而来的组织布局、资金投入和各级机构的重视,必然会对农村养老服务起到推动作用。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大力推动农村养老事业发展,为推动农村养老优质服务提供了契机。因此,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居家养老服务是一种新型养老方式,是介于机构和家庭之间的养老。但面对村民参与度低、居家养老后勤保障不足、居家养老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进一步改进农村居家养老模式,进行更多的探索迫在眉睫。

解决农村居家养老问题,可通过打造“党组织引领、镇村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总体格局,在养老中心服务功能上,采取“日间统一照料,夜间分散居住”的模式;在布局和运营上,采取“中心大村统一规划,边缘小村集中配送”的模式,创新开展“党建+居家养老”工作,让各类养老、为老服务资源下沉至村级网格,切实满足多元化养老需求,全力打造更有底气、更接地气、更具人气的为老服务升级版,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医,进一步建立健全多层次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稳心养老——建好养老阵地,做到老有所养

村级党支部应以规范化建设、“四位一体”项目建设为契机,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纳入规划,按照标准化建设,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对于暂时没有条件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可依托现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加设。对于条件较好的,可在内部设立幸福食堂、舞台、农家书屋、老年活动室、多功能厅、心理咨询室、理发室等场所,以保证养老中心必须具备的三项基本服务功能:便民食堂、医疗保健、文化生活。服务中心内部建设要以党建为引领,在服务中心成立党支部,党支部成员由村内的党员组成,充分发挥党员和社会志愿者的作用,为服务中心老人提供各类爱心养老服务,开展政策宣传、普法宣传、知识讲座、文艺表演等活动。

贴心养老——提供学习服务,做到老有所学

推动州、县、镇三级协同配合,增设老年大学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分校,或以“流动学校”的形式为农村留守老人送学上门。从农村留守老年人文化程度低、身体不便的实际出发,镇村级党支部党员应定期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送学上门,每周固定1-2天坚持上门为老人读书、读报,可丰富老年人生活,又极大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独特优势和妇女“半边天”作用,将巾帼志愿服务队伍打造成党员干部志愿服务品牌,创新开展“月敲门”志愿服务项目,将国家实行的政策方针向居家养老的老年人作解读,为留守老人提供政策需要方面的帮助。同时,依托乡镇级党校,由镇级宣讲团每年策划到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宣讲1-2次,镇党委书记讲党课时做到农村老年人全覆盖。

舒心养老——丰富文娱活动,做到老有所为

除每周固定组织饭后娱乐活动外,针对农村老年人生活实际,在党支部策划主题党日时,可依托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积极开展“欢度新春”“共度中秋”等系列主题活动,组织老年人开展广场舞、象棋、手工等比赛,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于文化底蕴深、条件较好、有退休干部和老党员的村,应注重抓共商、共建、共管,在村内的老人中甄选群众基础好、威望高、有才艺的老人组成居家养老中心管理层,让老人们实现一部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发挥“夕阳”优势,积极开展乡村振兴、党史故事宣讲、弘扬传统文化、关心关爱青年干部等为主题的志愿服务,畅通老干部发言渠道,引导老干部建言献策,把老干部凝聚在基层一线,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同时,可较完善地开设舞蹈班、娱乐班、养生班、书画班、传承班,既愉悦老年人身心,也能起到传承弘扬当地文化的作用,做到老有所为。

放心养老——提供医疗保障,做到老有所医

一方面充分利用上级拨付的养老项目资金,完善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的硬件设施,比如,建设无障碍设施建设,添置轮椅,建造微型急救站。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利用各种资源为居家养老的农村老人提供服务,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所可以为老人提供上门诊疗服务;乡村志愿者可以为老人提供日常照料、保洁等等服务。再者,对于条件较好的村,在中心设立保健室,利用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提供“七个一”健康服务,即落实一名医务人员,随时提供一站式健康咨询服务,每天一小时的医疗保健,每月一次慢性病随访,每季度一次老年健康讲座,每半年一次集中义诊,每年一次免费体检,解决农村老人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同时,深化拓展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服务进农村的效果,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镇党委应积极携手妇联、卫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部门,每年定期开展的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活动。

暖心养老——调动社会力量,做到老有所助

一方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依托村级在职党员、志愿者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为老年人提供餐食上门、健康义诊、爱心帮困等多项便民利民志愿服务,形成辖区党员先锋志愿服务体系。积极发动村“两委”干部和党员义务承担采购员、管理员、清洁员的职责,引导农村离任“两老”参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常事务,让更多党员加入到服务队伍中,让服务延伸“下沉”。另一方面,可通过政府向居家养老公司购买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鼓励引导养老服务企业或社会组织承接运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一步推动形成“政府补一点、慈善捐一点、集体给一点、老人掏一点”的多元投资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向改善农村居家养老聚集。(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委组织部 郑舒予)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