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第三医院以高质量党建,带动高质量发展,交出一份“生命至上,用心守护生命”,令同安区人民满意的成绩单;向党组织呈献一份基层党委的合格成绩单。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101岁的厦门市第三医院,沐浴着医疗卫生战线的改革春风,砥砺前行,圆满完成“十三五”总体规划的战略目标,以骄人的业绩完美收官。一跃成为一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医院门诊量居厦门市综合性医院前列。以实际行动诠释杏林医德的内核:即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付诸其中的辛勤汗水,长时间的艰苦奋斗所取得的辉煌业绩,是厦门市第三医院党委,带领全院医务工作者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结果。
厦门市第三医院党委,着力做好党建与临床业务深度融合这篇文章。强化组织管理,激发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内在潜能。整个医院,无论从医疗技术、人才管理、还是设备服务方面,都有长足发展。各学科迈着稳健步伐,不断进步:lcu、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妇产科、骨关节科、手足外科、心血管等专科,勇当锐意进取的排头兵,带动整个医院,迈上了迅速发展的快车道,为助力厦门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线上线下齐发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
厦门市第三医院(下称三院)各项工作生机勃勃,在这幅充满活力的画卷中,鲜红的党旗始终高高飘扬,指引、带领医院沿着正确的方向,大踏步向前发展。“参天之木,必有其根”。“三院”党委深知,医院要发展,党建是基础。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党建的引领和保障。因此,医院党建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开展党史的学习教育,不断筑牢“三院”的“根”和“魂”。采取以集中学习、交流讨论;自学、上党课、岗前培训、观看电教片、警示教育片……举办知识竞赛、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种形式。发挥“学习强国”、“厦门党建e家”等平台作用,把党建学习教育活动抓活抓实。在党史学习中,“三院”还坚持“学”、“行”结合,引导党员、干部,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加强培育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努力做到学之求深、悟之求透、信之求诚、用之求效。在为同安区所有人民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医疗服务的同时,也为同安区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医院风清气正
“三院”从建院伊始,坚持把患者利益放在首位,探索建立规范、有效的自律机制和监督机制,深入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并进行了一些诸如全面听取群众意见、不断改进医疗作风的有益探索。在促进医院稳步发展的同时,群众满意度也大幅度提升。以抵制“红包”、“回扣”为主要内容的廉政教育,从部门到个人,都签订了承诺书,并在各个门诊、病房、楼层醒目位置上张贴全院人员拒收“红包”、“回扣”的声明,还提供举报地点及电话,请群众监督。此外,还对重点科室、重要医务人员定期进行廉政教育,提供案例,以案释法,让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党员干部,在诱惑面前守住底线,做到警钟长鸣,永葆廉洁的党性和医德。
“三院”党委、纪委深谙:要保证廉政建设的长期性和有效性,不能只单靠学习教育,还要附之于健全的工作措施和监督制度。因此,制定了定期检查监督、备案审查责任追究、岗位责任人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分任第一、第二责任人。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事,党委书记做到亲自部署、督促、过问、协调,纪检书记专职抓好全院廉政机制的运转。
(三)整合优质医疗资源,谱写民生福祉新篇章
如何让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远,关键在于联系实际。这就要求必须把党史学习融入到为民办实事上,才能有效地转化为成果。“三院”党委为有效践行“学史力行”,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一是以党建为引领,把解民忧、纾民困,解决群众就医的难点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健康服务送到人民群众身边。“不用下山也能做体检,谢谢你们来到山沟沟。”位于同安区最边远深山里的军营村村民,紧紧握着“三院”医务人员的手深情说。这就是“三院”党委开展党史教育,践行“学史力行”活动的内容之一。他们除了组织相关医务人员,深入军营村为村民做体检外,还开展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免费筛查;主动走进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家中,为这些老人进行全身体检,送上慰问品,与这些老人促膝长谈,用温暖的话语安抚他们,唤起他们康复的信心。
二是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市民享受便捷且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这是“三院”践行“学史力行”实施规划的目标。全院15个党支部、38个业务科室的党员、干部、医务人员积极主动报名参与。党委以“三院”为龙头,整合区中医院、皮肤病防治医院、九家卫生院(包括竹坝农场卫生所),组建了同安区总医院。做到人员互动、上下串连、信息联通、技术转移。实行既分级诊疗,又全区医疗单位一体。各基层医疗单位与总院均可双向转诊、远程会诊、远程检验等。让同安区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家级诊疗服务的同时,还能将危、急、重病患者及时转到三院治疗。把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等轻症患者留在基层。实施慢病先行、急慢分治、上下一体、三师共管的模式。实现了“社区接得住、医院舍得放、群众愿意去”,让百姓省事、省心、省钱。另外,“三院”还开展“百名医护进百村,健康服务送到家”的活动,上门为行动不便的患者进行伤残鉴定等活动;还前往社区卫生院、村(居)卫生所对基层医生开展慢性病诊疗培训,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内容丰富提高。在“新冠疫情”防控上,“三院”致力织密防控网,全力保障群众的生命健康。医院成立以院长彭小松为组长的抗疫领导小组,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制定各种方案、预案;组建接种队伍,对接种人员进行培训演练,巩固接种人员对接种知识的吸收,提高对接种后产生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置能力,保证疫苗接种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通过以上工作,提升了全区医疗系统的整体效能。
(四)上接国家队,下沉社区,内培外引,建强人才梯队
“三院”党委深谙人才是提高医院技术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医院发展的根本。医院领导班子,历来重视人才的培养,重视加强人才梯队的建设,努力促进医院“医、教、研”全面高质量提高和可持续发展。“三院”院长彭小松介绍说,以往厦门市优质医疗资源较为稀缺,特别是地处厦门岛外的同安区,受区域条件限制,医疗技术发展相对滞后。如何破局?“三院”一方面练好内功,做到“打铁自身硬”,成立以“三院”为龙头的同安区总医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老百姓就近享受便捷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进行高位嫁接,推动专科上联,与国内知名医院、医学院校合作,借此推动医疗质量和科研能力的不断提升。对内医院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注重选人用人的导向作用。按照三级医院的规范要求,不断完善临床学科建设,对符合条件的优秀中青年干部考核任用,充实临床一线;调整优化重要岗位人员,把一批党性强、作风正、业务精、工作扎实、善经营、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到中层领导岗位,使临床中层领导达到副高职称以上。目前,全院职工约1500人,副高职称卫技人员249人,中级职称467人,硕士研究生、博士112人,硕士生导师8人。对外,医院柔性引进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欧启水教授和内分泌科主任孙杰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陈丰霖教授;福建省人民医院肛肠科主任石荣教授;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夏利民教授、胡国华教授、戚晓敏教授等专家,在部份科室实行“双主任”制,发挥人才引领作用,助力医院学科建设,造就了一大批能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人才群体,优化了中层领导班子结构,增强了班子整体活力,使党政领导人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得到全面加强。目前,“三院”还与福建中医药大学深度合作,开办了福建中医药大学同等学历硕士研究生一一厦门班。孵化更多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入驻同安,助力同安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通过协作,不仅使一批尖端医疗技术在“三院”落地生根,还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带动了全院医疗技术的提高,增强了服务能力。如今,邱海波名医工作室有邱海波、夏利民教授定期坐诊、查房、手术,并常态化地开展远程诊疗。“三院”以十足的诚意,把越来越多的名医请到同安老百姓身边。
(五)支部风彩:“三院”第五党支部恪尽职守,抗击“疫情”
中共厦门市第三医院委员会第五支部由急诊科、lcu、康复医学科组成,现有党员21人。疫情期间,第五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分组带领职工,坚守在“抗疫”一线,无一人掉队。支委曾英彩、刘小婧带领支部8名成员驰援武汉,另有2名成员前往杏林定点医院支援。其余人员,在支援医院发热部门门诊的同时,还努力做好本职医疗工作。用高度的责任心、无私奉献的决心,为同安区在第一次“抗疫”中在全市唯一保持“零疑似,零确诊”的记录,奉献出全部精力。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和特别无私、特别能吃苦的闪光风彩!
在医院日常工作中,第五支部党员带头增强服务意识和临床医疗质量。3个科室齐心协力,努力当好打造医院服务品牌的排头兵。急诊科与lcu密切配合,抢救了许多危急重症病人,过去一年,共抢救各类重危病患962人次。其中,lcu学习运用国外先进技术,成功抢救了多名频临死亡的重症患者。在医院技术创新领域,发挥了标杆的作用。
(六)党员风彩
“三院”党委书记彭月芗,在院务中是主要领导者,在工作中是一名普通党员,处处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发挥示范作用。平日,在办公室很难看到彭书记的身影,多年如一日地坚持在危难一线的靠前指挥。就像有句话说的,“共产党员是块砖,那里需要那里搬”这就是她别具一格的领导方式。彭月芗书记牢记史命,不忘初心;掌舵时行稳致远,多年来,坚持扭住以公立医院改革为切入点,不断强化党建工作,创新党建内容,把医疗服务融入党建各个环节,使党建与医疗服务高度融合,努力做到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党建的引领作用,坚持阵地建设与内涵建设两手齐抓,使党建成为医院团队凝聚力和改革创造力的重要引擎。日新月异的精神面貌和技术进步,让地处岛外边远地带的“三院”逐渐声名鹊起。
党员陈辉民,也是第三医院党委委员、lcu主任医师。2003年3月,在医院领导决策部署下,由陈辉民出面组建“三院”重症医学科,集中收集医院危急重症病人进行救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新项目,如多功能有创无创呼吸机、多功能血滤机、中心静脉置管和动脉置管进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床旁彩超仪监测心肺功能等。促进了医院危重症治疗水平大幅提高。科室年抢救危重病人1000多例,多年以来均被评为先进科室。在援鄂期间,该科室也是讨论、抢救危重病例最多,也是第一个开展心理干预治疗的病区。该医疗队两次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报道。医疗队还以治愈患者出院零复阳返院,医疗护理零差错,病区零投诉,医护人员零感染的佳绩完美收官。为夺取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胜利贡献了厦门智慧、厦门力量,彰显了厦门医务人员悬壶济世的爱心,传递了厦门人民对武汉人民的深厚情谊。
(七)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五年来取得的医技进步)
2019年10月,同安区首个名医工作室一一邱海波名医工作室揭牌成立,意味着同安人民在家门口即可享有国家顶级专家的医疗服务;2020年12月,顺利通过国家第三批西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考核,取得国家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资格;2021年4月,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跻身“国家队”先进行列。(叶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