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根基。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大西沟村积极推进乡村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坚强有力的“党建+”引领和带动乡村治理发展新方向,努力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振兴,让乡村面貌实现华丽蜕变。
“党建+治理”让乡村美起来
漫步在大西沟互助幸福院,眼前映入一排排整齐的红砖房、干净整洁的道路,很难将之与经济落后、环境闭塞、交通不便等问题联系起来。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曾经的大西沟村常住户少,自然环境恶劣,水路无保障,村内基础设施薄弱。村党支部书记张悦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摆在突出首要位置,整治软弱涣散党支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创建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团结动员党员群众携手并进、苦干实干。
党支部针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现状,2015年整村搬迁至交通便利,产业覆盖面广的移民新村幸福院。以前村支部阵地简陋,支书家的炕头就是支部阵地,村民活动的场地就是打粮食的场地。搬迁后建设了党群服务中心,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内设有便民服务室、民情茶室、图书室、健身室、棋牌室、康复室、养生室、党员活动室、娱乐活动室等,极大地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和业余文化生活,让村里的老年人有所依、有所乐、有所养。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打通乡村治理“最后一公里”。
“党建+民约”让乡风淳起来
“一敬遵纪守法,维护法律;二敬孝敬父母,厚养薄葬……”“一训国家给住房,擅自出租房;二训不顾公家事,拖欠水电费;三训隐藏真收入,骗取好政策……”走进大西沟村,随处可见这样的《十敬十训村规民约》。
十敬十训村规民约主要围绕道德风尚、村风民俗、环境卫生、邻里关系、家庭婚姻、规范酒席操办等各个方面。为确保将其融进村民的心中,大西沟村加大宣传学习力度,组织评选文明家庭5个、星级文明户5户、道德模范3人,倡导移风易俗活动。在十敬十训村规民约推动下,基层党组织增强了活力和战斗力,村民群众提升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
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生活幸福……如今的大西沟村一改过去垃圾乱堆乱放,污水乱流的景象,十敬十训村规民约滋润乡村,处处体现着不一样的精气神。真正实现了“规”出了农村好气象、“约”出了农村新风尚。
“党建+自治”让村民动起来
“对擅自把国家住房出租他人的,责令其收回租房,进行批评教育,对拒不履行者收回住房,违者扣30分……”大西沟村创新推行以村规民约为基础的村民积分管理制度、诚信“红黑榜”等措施,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将乡村管理日常事务量化为积分指标,对村民日常行为进行评价形成积分,累计达到一定积分就可在村里设立的“功德银行”兑换相应礼品,每年村委评选出新时代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进行贴牌匾、授流动红旗,给予相应精神鼓励、物质奖励,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动力。
对诚信缺失、屡教不改的大西沟村民,列入诚信“黑名单”,在项目争取、政策扶持、临时救助等方面予以限制,促使大西沟村民遵规守约,教育引导大西沟村民自觉履行义务。
“党建+网格”让服务网密起来
大西沟村村委不仅仅要服务村民,而且还需要照顾400户留守老人的生活起居。
为真正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两委干部将党组织建在网格上,使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健全网格化管理,扩大党组织覆盖面。网格人员定期走访辖区内的重点户、脱贫户、残疾户等重点人群,对所管辖的网格进行日常巡查,了解基本情况,并做到心中有数,帮助他们解决日常困难。建立定期考核制度,每月召开网格民情分析会议,督促网格人员履职尽责,做到“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
大西沟村网格人员时刻将村民的事放在心间。在19年过春节时两委干部武海龙发现自己所管理的50户,其中有一户早上八点半窗帘还没有拉开,敲门没人应答,感觉情况不对,及时破窗而入,发现老人已经一氧化碳中毒。干部武海龙和其他两委干部及时将老人送往医院得到及时抢救,他的儿女非常感动,同时也对两委干部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
大西沟村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环境改善、乡风塑造、服务群众、村民自治等诸多方面的主力军作用,不断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大西沟驻村第一书记 张晋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