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来临,高速公路通行成为广大出行群众关注的焦点。在车流量高位运行的高速公路上破解大范围、长时间拥堵缓行困局,为出行群众营造平安畅通交通环境,成为高速公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江西高速公路公安局直属六分局紧紧围绕疏堵保畅、便民利民目标,深入实施“破局”计划,全方位完善事前预防、事中快处工作机制,全力保障辖区平安畅通,让群众出行舒畅安心,赢得群众满意。
完善流量激增应对预案,为通行无阻搭桥铺路
5月1日假期第一天,笔者来到直属六分局情指中心大厅,通过巨幅屏幕可以清楚看到:各条高速公路流量激增,车辆通行秩序井然,以往点段式的拥堵缓行已不见踪影。
“今年五一,我们做好了提前谋划,在出行提示、提前防堵和应急处置做上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假期第一天是流量高峰,能有现在这样的效果,说明我们的做法是对路的。”直属六分局情指中心负责人切换着不同路段的监控,时刻关注着路面的流量情况。
为将出行提示更精准地推送至受众群体,直属六分局将辖区划分成7条线组,每条线组分别建立高频通行车微信服务群,共吸纳3600余名货运驾驶人,辐射全国各地货运企业340余家,通过微信群累计发送最新路况、气象预警、出行提示等信息1万余条,推送节假日避堵绕行指南5000余次。如今,越来越多的货运驾驶员加入了高频通行车微信服务群,一批批的高速公路义务巡逻员在路况提醒工作上发着光热。
针对易堵点位和路段,直属六分局逐一制定“一点一策”交通组织及疏堵保畅预案,做到有的放矢、有备无患。面对隧道拥堵的问题,直属六分局协调业主部门完善升级隧道照明设备,设置了前方减速缓冲区,清理了隧道前断崖式限速,消除了潜在拥堵风险。
优化统筹科学调配警力,打造15分钟快速出警圈
“你好,我要报警,我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了,我有点害怕,麻烦你们赶紧派人过来……”十分钟不到,一辆警车闪着警灯、鸣着警笛到了现场。民警熟练地拍好照片、取好证,护送事故车辆和人员前往服务区。
“五一期间,这样的简易事故比往常要多不少,我们在各个重要点位上都安排了警力,所以最近的警力赶往事故现场的时间都在15分钟以内。”事故处置民警告诉笔者,“只有将事故第一时间处置完毕,才能确保路面的畅通。”
“路面发生事故或者发生拥堵,即使当事人没有及时报警,我们也能第一时间发现,并派人处置。”直属六分局情指中心负责人说,“我们分局建立了全省高速公路第一个“一路三方”联合情报指挥中心,优化了“地图发现、视频调度、信息共享”情报指挥工作模式,已经实现警情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联动处置。”
重要节假日期间,直属六分局坚持警力前置、均衡布警,统筹收费站驻点警力、路面巡逻警力、警务室警力、大队值守警力,网格化打造23个“15分钟快速出警处置圈”,做到辖区全覆盖,为防范化解拥堵风险提供坚实支撑。
针对拥堵情况,直属六分局坚持空地一体发力,发挥无人机、预警机器人和铁骑等平台设备作用:利用无人机“空中哨兵”的优势,补充监控盲点,实时监测车流变化和通行秩序,使用喊话器、抓拍功能进行交通疏导;利用模块化预警机器人远程控制功能,通过警灯、警报和自定义喊话方式,强化隧道入口、枢纽互通、拥堵车流尾端的安全提醒;发挥警用摩托车机动灵活优势,对突发警情做到快速响应、快速处置、快速撤离,第一时间消除堵点隐患,保障通行平稳有序。去年以来,直属六分局高效处置缓行警情660余起,保障3.3万余辆次货运车辆有序通行。
推行事故快处便民举措,让群众归途不再添堵
“以前过年过节返乡,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等到责任认定下来,一般都要等上一天甚至更长,本来假期时间就补偿,在路上又被多耽误一天,太不方便了。现在好多了,直接到服务区,那里就有交警专门处理事故,当场就拿到了认定书。”放假回家的张先生告诉笔者,“回家路上,没被耽误,心情也变得好了很多。”
“我是在隔壁大队辖区发生的交通事故,因为走错了路才到了这里,原以为要原路返回,没想到在这里也可以处理,对我们这些过路的司机来说,真的很方便,高速交警的服务也很贴心。”
笔者了解到,江西高速交警于近期推出轻微事故处理四项便民措施,为服务群众做出新的尝试。轻微事故线上办:高速交警与保险公司联动,群众可通过微信网上传递事故信息,线上办理事故认定和保险理赔。轻微事故预约办:高速交警登记事故信息后,群众可根据自己时间安排,预约其他时间处理;轻微事故异地办:错过事发地高速交警大队辖区的,无需调头或绕行,可按交警指引就近在相邻高速交警大队服务点处理;轻微事故当场办:省内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增设223处事故快速处理便民服务点,方便群众就近处理。
直属六分局在各服务区警务室、主要收费站设立简易事故快处便民服务点并安排警力值守,不折不扣落实重要节假日期间简易事故“线上办、预约办、异地办、当场办”便民举措,实现“简易事故处理不下路”的服务目标,让小事故不再为假期添堵,让群众在旅途更加舒心。(秦佳佳 黄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