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大数据的普及,人民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不再单一,从报纸书本变成了无纸化信息软件,让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但信息大爆炸也让获取到的信息变得参差不齐,人们依赖网络,不法分子则利用网络,各种新型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从衣食到住行,涉及范围覆盖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损害人民利益。提高党员干部的“责任之心”、打击犯罪分子的“害人之心”、增强人民群众的“防人之心”是防治电信诈骗的根本手段,特别是基层党组织,更应先行一步,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形成全民参与防治电信诈骗的强大合力,尽全力保障居民的财产安全。
提高党员干部使命感,让电信诈骗止于责任之心。诈骗分子无孔不入,比如冒充公检法诈骗、网络兼职刷单诈骗、网络贷款诈骗、冒充客服退款诈骗、冒充客服注销贷款诈骗、荐股和炒外汇诈骗、网络交友杀猪盘诈骗、裸聊诈骗等,诈骗行为往往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当人们在网络平台购物交流时,不法分子可以利用科技手段对个人信息进行窃取,从而让诈骗行为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更有甚者,一些不良商贩把顾客的个人信息当做商品进行交易,让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牢记“履行党员义务”誓词,提升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发生在身边的诈骗行为坚决制止和劝阻,发现诈骗信息要及时举报,发现受骗人群要及时劝导,实行实干,身体力行地向周围群众敲警钟、鸣警报,展现新时代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全心全意保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打击诈骗分子活跃度,让电信诈骗止于严惩之心。一些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根本原因在于其好逸恶劳,对法律知识一知半解,认为自己“不会那么倒霉”“不会被惩处”,心存侥幸,为了金钱利益不惜铤而走险,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从过往实例中看到,法律对严惩电信犯罪的力度是不够的,对于一部分犯罪分子量刑较轻,被判处几年就能出狱,事实证明,大多数不法分子会仍继续从事相关犯罪。因此,要加大国家对电信诈骗等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对惩处电信诈骗保持高压态势,依法严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让违法分子不敢跨雷池一步,将法律之利剑长悬头顶,时刻鸣响违法犯罪则必受惩处之警钟,严必有所惧、严必有所获、严必有所得,严惩会劝退一批向不义之财“蠢蠢欲动”的心,严惩会警告一批在法律边缘“疯狂试探”的心,严惩亦会打击一批实施犯罪“沾沾自喜”的心。
加强人民群众警惕性,让电信诈骗止于防备之心。网络世界纷繁复杂,网络信息鱼目混珠,电信诈骗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的特殊性,异地作案,侦破难度高。为此,遏止电信诈骗行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防”,基层政府部门要多层次开展好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活动,在“防”上做功夫,杜绝“走马观花”式的宣传,要把宣传活动落地落实,唤起居民对电信诈骗的防范之心,通过深入人心的醒目标语、举办主题活动、宣传具体的案例的方式,线上线下共同推广,尽心尽力地让居民、易受骗人群提高警惕性和奉献防范意识,共铸防骗长城,擦亮识骗慧眼,使每个人的财产安全都能得到应有的保障。最好的防骗方式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应对方法,就是:不听不信不转账。但凡与钱有关,便三思而行,但凡陌生电话,便多个心眼,但凡不明二维码、链接,便不要点击。若此,定能使得自身刀枪不入,自心屹然不动,自金稳在囊中。(周运超 顾学超 贵州省黎平县德凤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