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 艺术 > 正文

当好灵魂的工程师

2022-06-11 16:32:46 | 来源: 中廉在线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师,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文艺作品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文艺工作者要不断提升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切实做好“严、深、精”三篇文章。

内容选材要严。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多元化时代的文艺创作有着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和自由度,创作的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创作的壁垒大面积地破损坍塌,文艺作品的内涵更加考验文艺工作者的自我修养、格局与胸怀。因此,文艺工作者更要坚持文化操守和艺术品格,摈弃急功近利的浮躁做法,沉下心来,创作出更多能够打动人心的、让人如沐春风的、蕴含正能量的、有温度的文艺作品。

思想挖掘要深。艺术源自生活,深入群众、感受生活,鸟飞鱼跃、花开叶落、街市熙攘、马路川流,置身其中,溯本求源,更有利于挖掘出更深层次的艺术内涵。扎根生活,反映生活,丰富生活,提升生活,是文艺创作的使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创作形势下,文艺工作者应树立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扎根基层和人民,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并发扬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从绚烂多姿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艺术美学的探索与积累,激发出更磅礴的思想活力。

艺术创造要精。高质量的艺术作品能够锤炼灵魂,一部好的文艺作品,甚至可以影响几代人。流量为王的新媒体互联时代,人人都可以参与到文艺创作中,数字媒体变革带来作品数量大幅度攀升,文化繁荣的同时也使得创作市场鱼龙混杂,创作质量参差不齐。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应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精深思想、精湛技艺、精良制作,发挥好专业精神与美学素养,以匠心打造精品,以品质铸就经典,促进文艺创作市场焕发新的活力与光彩。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弘扬主旋律,彰显真善美,才能在时代的涛涛洪流中,种植出让群众放心的精神食粮,垒砌起让人民满意的精神堡垒。(浙江省建德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曹洁)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