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文化 > 正文

《忻州市佛光寺文化景观保护条例》《忻州市法兰产业发展促进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

2025-04-30 10:47:31 | 来源: 山西省忻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4月29日下午,山西省忻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忻州市佛光寺文化景观保护条例》《忻州市法兰产业发展促进条例》颁布实施相关工作情况。忻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贾建军就忻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和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批准决定进行说明,市人大法工委副主任张映红介绍两部法规的立法情况和主要内容。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孙志虎、市工信局副局长高文伟分别回答记者的提问。忻州市新闻中心副主任张俊峰主持新闻发布会。

贾建军介绍,2025年3月26日,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了忻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24年12月19日通过的《忻州市佛光寺文化景观保护条例》,决定予以批准。《忻州市佛光寺文化景观保护条例》于2025年4月1日《忻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号)》予以公布,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

2025年3月26日,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了忻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24年12月19日通过的《忻州市法兰产业发展促进条例》,决定予以批准。《忻州市法兰产业发展促进条例》于2025年4月1日《忻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号)》予以公布,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

张映红分别介绍两部法规立法情况及主要内容。

一、《忻州市佛光寺文化景观保护条例》立法情况及主要内容

佛光寺东大殿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木构建筑,是中华民族灿烂悠久文化的缩影之一,是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五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历史文化遗存中具有特殊地位,被中国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第一国宝”。《条例》的制定对加强佛光寺文化景观的保护和管理,全面真实讲好佛光寺故事,赓续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物保护和文化繁荣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市人大常委会对《条例》的起草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全程参与论证、调研工作。一是充分调研。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赴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日喀则市进行实地考察,学习《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条例》的立法过程、实施情况和文物保护利用相关成果;市文旅局结合实地调研成果及专家指导意见,多次对《忻州市佛光寺文化景观保护条例(草案)》进行修改;二是召开论证会。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赴北京召开《佛光寺保护条例(草案)》专家咨询论证会,会上来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故宫博物院、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的数位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佛光寺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文化景观方面的法律保护是缺失的,因此建议制定《忻州市佛光寺文化景观保护条例(草案)》。市文旅局按照专家意见,重新起草《忻州市佛光寺文化景观保护条例(草案)》;三是广泛征求意见。市司法局通过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同时向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部门共46个单位征求了意见。经过深入研究讨论,多次修改完善,形成条例(草案)。市人大法工委对条例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修改,向市委做了专题汇报,于2024年12月19日忻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忻州市佛光寺文化景观保护条例》共32条。分为总则、保护管理、弘扬利用、保障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六个部分。除设定保护原则、各部门保护职责和义务外,主要是明确了佛光寺文化景观的保护范围、保护对象和保护要求,以及相应的禁止条款和生态保护等内容。此外对文化弘扬利用、文旅融合、风貌改善做了规定。为了使佛光寺文化景观保护落到实处,条例还专章设定了保障措施、监督检查措施和法律责任处罚措施。

《忻州市佛光寺文化景观保护条例》是该市首部针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化景观保护的立法,在全省也是首例,凸显了市人大对文物保护工作的超前意识和坚强决心。

二、《忻州市法兰产业发展促进条例》立法情况及主要内容

作为亚洲最大法兰生产基地,该市法兰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水平的产业体系,并顺利入选山西省首批省级专业镇。但也存在着产业链条延伸不够,产业集聚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较弱等共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法兰产业进一步发展,有必要通过地方立法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和要素瓶颈,推动全市法兰产业高质量发展,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市人大常委会对《条例》的起草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坚持严谨、科学、民主的原则。通过深入调研交流,召开立法工作会议,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市人大财经委和工信局完成了《忻州市法兰产业发展促进条例》起草。市人大法工委结合上位法规定和省人大法工委意见对条例草案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修改,向市委做了专题汇报,于2024年12月19日忻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忻州市法兰产业发展促进条例》共33条。按照总则、规划发展、产业支持、科技创新、服务保障、附则六个章节进行了规范。第一条至第五条为总则部分,规定了立法目的、概念解释、发展原则、政府职责、部门职责;第六条至第九条为规划发展,明确了法兰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要求;第十条至第十六条为产业支持,规定了促进法兰产业发展必须的财政、产业链、智能制造、数字技术、集约发展等方面的支持措施;第十七条至第二十条为科技创新,规定了法兰产业创新平台建设、重大项目攻关、新技术开发的支持措施;第二十一条至第三十二条为服务保障,规定了从质量管理、行业标准、品牌提升、政务服务、推介宣传等各个方面为法兰产业发展提供的服务措施;第三十三条为附则,规定了条例施行时间。

《忻州市法兰产业发展促进条例》是继《忻州市黄酒产业发展促进条例》之后又一部促进产业发展的立法,此项立法紧扣保护和促进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这一主题,为推动制造业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

此次新闻发布会由忻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忻州市新闻中心承办。省、市主流媒体记者20余人应邀参加发布会。

答记者问

一、问:佛光寺作为首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请问“佛光寺文化景观保护条例”对佛光寺的保护利用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孙志虎(忻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

《忻州市佛光寺文化景观保护条例》标志着忻州对佛光寺的保护工作进入新阶段。体现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坚定决心。一是明晰了佛光寺作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五台山重要组成部分的保护内容及范围,是自然山水、空间格局和景观视域、文化线路和历史聚落、文物古迹、文化艺术遗存、精神文化,六位一体构成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二是完善文物保护管理制度。建立佛光寺文化景观保护协调机制,明确举办有关活动需履行审批手续及明令禁止行为,建立佛光寺文化景观保护监测信息系统等,体现了坚持保护第一的理念。三是合理利用。明确鼓励开展文物利用研究,整合佛光寺文化景观旅游与五台山旅游资源,提高佛光寺文化景观的保护利用水平,鼓励开展文物保护数字化工作。

该条例的制定标志着该市文化遗产保护从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从单体保护向文化空间保护的战略转型,为应对气候变化、旅游压力等新时代挑战提供了制度性解决方案。通过法理与技术的双重创新,使千年古建既保持历史真实性,又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当代价值。

二、问: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让文物“活起来”,请问佛光寺文化景观保护条例如何平衡文物保护和发展旅游的关系?

答:孙志虎(忻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冈石窟考察时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珍爱之心、责任之心,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忻州市佛光寺文化景观保护条例》的颁布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的重要举措,将平衡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作为其中一项重点。主要举措表现在:一是明确规划先行、保护为主的工作原则,始终将保护放在第一位,既保护文化资源,也保护自然资源,确保文化景观的真实性、完整性、协调性和延续性;二是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各相关部门的保护职责,构建了全方位的保护管理体系;三是明确基本建设、旅游发展必须把佛光寺保护放在第一位,严格落实文物保护与安全管理规定,防止建设性破坏和过度商业化;四是明确在确保佛光寺安全的前提下,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统筹协调文化景观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关系,按照有关规定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促进文化景观保护共治、共享。

三、问:法兰产业是我市制造业的传统产业,法兰产业发展促进条例的颁布实施,对我市法兰产业下一步发展会产生什么作用?

答:高文伟(忻州市工信局副局长):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近年来,忻州市强力推动法兰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一手推动存量升级,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一手加快增量智变,让新技术孵化新动能,我市法兰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忻州市法兰产业发展促进条例》的实施,将会对全市法兰产业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对全市法兰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是理顺了管理机制,可有效提升产业发展优势。为统筹推进法兰产业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条例》充分发挥了立法对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规范了市、县人民政府以及工信、发改、科技、财政等部门的工作职责,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协调机制、凝聚发展合力、强化资金支持,有力保障法兰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产业发展的优势。

二是提出了规划为先,为长远健康发展奠定根基。《条例》通过市级政府规划引导、县级政府编制产业发展规划、部门优化资源配置、人大听取实施情况,形成了规划层面的联动工作机制,为促进法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形成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法兰产业协调发展格局奠定了根基。

三是聚焦中心任务,为法兰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条例》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产业链培育、专业镇打造等我省正在推进的核心工作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等重大政策,明确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四大发展方向,同时牢牢把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个原则,为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长远的制度支撑。

四是提供精准服务,不断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力度。《条例》为法兰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生产要素保障。同时,突出了用立法解决产业发展实际问题,让企业家安心发展吃下了“定心丸”,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后盾。

工信部门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将主动带头学《条例》、遵《条例》、守《条例》、用《条例》,准确把握《条例》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动《条例》各项规定和要求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用实际行动为全市法兰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赵宏波  闻亚林)

责任编辑:闫乾易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