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文化强国》一文指出,文化创造核心在人。要把育人才、建队伍作为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统筹各类人才培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锐意创新的高水平文化人才队伍。加快建设文化强国,必须构建起“育得强、引得来、留得住”的人才发展新格局,才能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聚焦练好“内功”,注重细致育才,让文化人才“节节拔高”。培育高水平文化人才,需要持续加大培养力度,完善培养机制,创新培养方式,让人才培育从“单向输血”转向“自我造血”。通过培养,引导文化人才注重探析各类文化热点现象的规律与来源,切实提高文化人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注重培育优秀年轻人才,特别是那些德才兼备的优秀文化青年,多给他们发挥才干的机会和舞台,让他们在知行合一中学习和成长。要注重文化骨干人才本土培养,努力挖掘本土各领域民间艺人,建设一支“土洋结合”、锐意创新的文化人才队伍。
瞄准文化“塔尖”,引进一流人才,激活文化人才“一池春水”。要创新引才聚才模式,积极创造条件将国内外高层次文化人才“请进来”,开展文化项目指导、专题讲座、业务培训等。要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大力引进富有创意意识、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及文化经纪人、主持人、艺术家等人才。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引进原则,完善人才柔性引进政策,鼓励以岗位聘用、客座邀请、兼职挂职、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让人才引进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激活人才“一池春水”。
坚持市场化导向,优化评价服务,厚植尊重文化人才的文化沃土。文化人才要出文艺精品,离不开健康的文化生态、活跃的文化环境。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积极营造有利于文化人才的政策环境,完善全周期服务保障,构建覆盖住房医疗、子女教育、就业社保的“一站式”服务体系,解决人才后顾之忧;逐步完善文化人才的激励机制,建立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文化产品质量评估体系,在人才补贴奖励、荣誉表彰、职业发展机会等领域让各类文化人才焕发创新热情、增强创造能力,推动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持续迸发。(明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