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文化 > 正文

雁阵南飞,昭君北去:一段跨越时空的传奇

2025-03-23 13:18:53 | 来源: 北方潮艺术文学微刊

在历史的天空中,总有一些瞬间,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岁月的长河。近日,石俊文先生的一首诗作《昭君出塞和亲去》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笔触,描绘了王昭君出塞和亲的壮美画卷,让我们再次感受到这位历史女性的伟大与坚韧。

石俊文先生的诗作全文如下:

闻声仰望雁北飞,人字列阵天空美。

昭君出塞和亲去,银鸿越关要访谁?

“闻声仰望雁北飞,人字列阵天空美。”雁群南飞,是自然的规律,也是季节的信号。它们排成人字形,整齐划一地飞向远方,仿佛在为大地绘制一幅流动的画卷。而在这幅画卷中,王昭君的身影悄然出现。她站在高高的城楼上,仰望着天空中的雁群,心中或许充满了复杂的情感。那雁群的南飞,是归途,而她的北去,却是一场未知的旅程。雁群的归途是温暖的南方,而她的目的地,却是遥远而陌生的匈奴之地。

“昭君出塞和亲去,银鸿越关要访谁?”这句诗,如同一声叹息,道出了昭君此行的无奈与使命。她不是去寻找个人的幸福,而是肩负着国家的重任。她要跨越重重关隘,去到匈奴的王庭,嫁给一个从未谋面的单于。她的使命,是用自己的一生,换取汉匈两族的和平与安宁。她要访的,不是亲人,不是朋友,而是一个陌生的民族,一个陌生的国家。她的旅程,是一场孤独的远行,也是一场伟大的奉献。

王昭君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最动人的篇章之一。她以一个弱女子之身,勇敢地踏上了和亲之路。她的勇气,源于对国家的忠诚,源于对和平的渴望。她的智慧,让她在匈奴的生活中,赢得了单于的尊重和百姓的爱戴。她的善良,让她成为了汉匈两族文化交流的使者。她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女子的传奇,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石俊文先生的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将昭君出塞的故事重新呈现在我们面前。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让我们对和平与奉献有了更深的思考。这首诗作的灵感来源于历史,却在当下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珍惜和平,尊重多元文化。(石俊文)

责任编辑:闫乾易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