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么熟悉的旋律 ,多么振奋的词意,常常奏响在新中国的高光时刻,伴陪着共和国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2024年岁末,宽阔明亮的枣庄大剧院里气氛热烈,歌声嘹亮,2025枣庄市新年音乐会以庄重、恢弘的《红旗颂》开篇,以激昂、壮丽的《祖国颂》收尾。座无虚席的大厅内至始至终洋溢着欢乐,《永远跟党走》、《保卫黄河》、《红色娘子军》、《英雄赞歌》、《石榴花开贵客来》等歌曲,悠扬、纯洁、坚定、欢快的音符,升腾着、放颂着,像红雨滴滴润进每个人的心田,像春风拂面焕发了新的一年精气神。此时,我的脑海里闪现出去年经历的三件红色记忆:
一
深秋时节,我和同事参加中国老科协在沈阳市举办的第二期助企创新讲习班,利用休息慕名来到“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占地面积三万五千平方米的博物馆始建于1991年,是一座黑色大理石围墙、灰色大理石贴面的建筑,坐落于九一八事变发生地——“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遗址的东南侧,馆内宽敞的庭院,迎面竖立着1931年9月18日巨石日历,上面镌刻着这段话:“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巨石日历不远处,悬挂着“勿忘国耻”警示大钟。走进“九一八历史陈列厅”,细览了六大部分内容,大量文物、历史照片及现代化展示手段,真实形象反映了事变前日本的密谋准备,事变中诬陷中国军队的阴谋诡计,侵略占领东北后的掠夺和残暴;真实地再现了东北人民的苦难和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抗联斗争,冰天雪地、密林丛中的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这些不朽的名字,感人的形象,犹如红色历史天空上的最耀眼的星星,辉耀我心!有几幅照片,看后被深深刺痛。其一,一群日本兵在占领后的锦州原东北交通大学大门拍照留念。这里是九一八事变五天后张学良在此设立的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和辽宁省政府行署。事变发生后,数十万中国军队面对少数日军,执行了不抵抗命令,致使东北三省仅四个月十八天就全部沦陷;其二,《流亡恨》场景。一对青年男女学生神情忧郁,手提皮箱走在前面,一对中年夫妇身背行李,神情留恋环顾,领着小女孩走在不远的后面,场景深处还有陆续走来的人群,乌云翻滚的背景幕上,书写着背井离乡的呐喊:爹娘啊 爹娘啊 何时才能再欢聚一堂?世代生息在这里的东北同胞们被迫告别家乡,过着苦难的流亡生活。看到这一场景,我脑海里浮现出著名歌曲《松花江上》;其三,日本731部队用人体做冻伤实验和生产细菌储藏室遗址,及日本侵略者将掠夺的大批木材在大连装船运回国照片。心中的愤恨涌满胸膛,这段受残害被掠夺的亡国之恨的历史,长存心里,警钟长鸣,永世不能忘!
二
第二件事,是去年暑热未退的秋天,我去了一趟菏泽,。在该市政府秘书长热情周到的引导下,参观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瞻仰了星星之火、抗日烽火、平原逐鹿、南调干部、边区新貌等革命史陈列内容。小时候听父亲说过,建国初期,他曾在湖西地委党校和湖西专署行政干校当教员,后湖西专署并入菏泽 ,因此缘故,观看陈列史时心怀崇敬,又颇有几分亲切的感觉。冀鲁豫解放区是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决战的重要战场。1947年6月30日夜,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有一幅油画,万里红霞映照下,刘邓首长高挽裤腿,目视前方,表情坚毅,并肩带头涉水过黄河浅滩,身后紧跟高举红旗涉水渡河的千军万马,波涛奔涌翻滚的黄河水流经脚下,演化为大决战的洗礼。有一艘小木船静静泊在展厅内,周身布满岁月的沧桑,木质破损了,还遗存了年轻时的蓬勃,舢板不平整光亮了,还透露出骨架的完整传承,当年这上面载的是过黄河的战士,或是指挥员,或是作战物资?值得永远记住的是老百姓对解放战争的支前和奉献!一位伟人曾说过:三年解放战争打胜了,这是在长期的群众工作的基础上集中了一切力量才实现的。如渡黄河,群众把门板都贡献出来,光冀鲁豫的门板还不够,连济南的门板也下下来了。民拥军,军爱民,有一幅照片,过路部队战士们和衣露宿民房门前的地下,照片上写着两行字:老乡不在家,开门就犯法。 南调干部是冀鲁豫边区在建国前夕又一项重大行动,有一张展示的南调干部任务分配表,边区九个地委,除第一地委外,八个地委共计抽调3960名地方干部组成干部支队,跟随第二野战军南下,去组建南方省的6个地级、30个县级、210个区级机关架子。中共湖西地委欢送南下干部、中共运西地委领导人与南下干部合影、中共直南地委欢送南下干部、中共运东地委机关全体人员欢送南下干部、欢送群众为南下干部献花、南下干部支队党委成员出发前在菏泽合影等等,还有的干部带着爱人抱着孩子南下留影的,一幅幅发黄的老照片,一张张端庄的脸庞,再现了历史的光辉瞬间,昭示了新中国建设的精心运筹,展现了共产党人以国为家的高尚情怀。看到边区新貌,如今的菏泽,一座河湖交错、楼树相映的美丽城市展姿在鲁西南大地,2024年预计全市完成生产总值4800亿元。
三
去年初冬,市老科协组织部分老专家党日活动,来到红色圣地西柏坡,在这里经历的一切,是我的第三件红色记忆 。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是一个山岭青青、河水蓝蓝、空气清新、设施完备的红色景区。解放战争时期,这个太行山麓、滹沱河畔的小山村是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1948年5月26日至1949年3月23日在此办公,当年党中央来到后借用了村子东头13户土坯民房,后又修建了部分房子,陆续圈起土坯围墙,自然形成一个大院落。上世纪五十年代拦滹沱河水修水库,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拆除,1970年开始,在据原址北移500米海拔高的地方,劈山复原建设,恢复历史原貌,现主要有中共中央旧址、中央领导旧居、西柏坡纪念馆、五位书记雕像、国家安全教育馆等.
沿着两旁植被茂密的山间公路进入西柏坡,看到最醒目频次最高的是这两句话:赶考;新中国从这里走来。1973年2月,一位深受人民敬仰的伟人写道: 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这次描绘新中国蓝图的全会,却是在中央机关的大伙房里举行的,会堂内悬挂着毛主席、朱总司令像和两面党旗,几排老旧的长条椅,极其简陋和朴素,几扇大窗,确很明亮 。全会确定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作出了六条规定,即: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
西柏坡纪念馆广场中央,耸立着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的高2.5米的铜像,五位书记并排站立,毛主席居中,雕像面部表情栩栩如生,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和对未来无限的信心,艺术地再现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体。向五位书记敬献花篮是党日活动的首要,大家在领袖像前整理服装、肃立一排,抬上敬献的花篮摆放好,奏响《红旗颂》乐曲声中,在司仪指导下,我受大家委托上前整理花篮缎带,内心既激动、崇敬、庄严,又像面对最亲的父母,双手将随风飘扬的缎带捧好理顺,缎带上“牢记两个务必 缅怀伟人丰功”,无比深刻牢固地印在脑海,刻在心上。大家举起右拳,市老科协党支部书记领诵了《入党誓词》。这一刻,好似回到大学时期入党宣誓的光荣时刻,理想壮志冲云天,要用知识改变祖国大地的豪气,再次回放;这一刻,我想起了中国老科协领导赠予的他创作出版的一本纪实摄影《战争与和平·一个摄影师眼中的俄罗斯胜利节》中,身着红军军服的俄罗斯青年、举着卫国战争中牺牲的父母肖像的俄罗斯妇女、向无名烈士墓敬献花圈的礼兵……反映出对卫国战争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缺席,不能掉队,更需要努力学习、传承和发扬这红色精神,补充更多中国革命历史的营养!
这一刻,我想到了杨靖宇、江竹筠、黄继光、雷锋、焦裕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新中国建设,每个历史时期的每个光辉进步,走到今天的风和日丽下,这是无数先烈的献身精神和抛洒鲜血铺就的举世瞩目的成功,营造了社会的安宁和祥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如今,他们依然像共和国红色历史天空上的启明星,引导鼓舞我们奔向民族复兴的辉煌未来!(作者杜永光、系枣庄市人大原副主任、枣庄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