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千千万万的家庭应以优良家风涵养正气充盈的社会风气,特别是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
从历史清廉故事中汲取营养,涵养好家风。魏晋时期,广州官场贪墨横行,民间传说这与当地一泓清澈澄明的泉水有关,即使是清廉之士,一饮此水,也会变成贪得无厌之人,因此这泉水得名“贪泉”。吴隐之去广州出任刺史路过“贪泉”,听闻民间传说但不相信一泓泉水能导致贪污,于是饮下“贪泉”水。史料记载,吴隐之在贪腐风气盛行的魏晋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品行,践行了自己写下的“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的志向。“酌贪泉而觉爽”的吴隐之不仅个人品行高洁,而且始终将廉洁奉公作为家风传承下去。吴隐之的弟弟和儿子都曾担任郡县长官,同样都是克己奉公、气节高尚的典范。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廉洁故事数不胜数,“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的清代廉吏张伯行,羊续悬鱼……我们应该拂去历史人物身上的灰尘,擦亮历史遗留的镜鉴,从中汲取营养,发挥好优秀传统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涵养好家风。
从老一辈革命家的事迹中砥砺初心,赓续好家风。王步文是安徽省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革命领导人,1931年4月,王步文在芜湖活动期间,遭叛徒告密,不幸被捕,在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安全难以保障的境遇下,王步文收到《社会运动辞典》一书出版的稿费,他第一时间是想到党、想到党的革命事业,于是给夫人方启坤写的家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当用则用,家里少用,特别要帮助穷苦兄弟解决困难”。这里的“当”是党的谐音。之后,王步文在知道自己生还无望时,在狱中写下了给妻子的绝笔信,信中写道“我为革命而死了,你不要悲伤,不要难过,应抚养爱生,以继予志。”王步文铿锵从容的绝笔信,再次诠释了他“为革命死,为大众死,死又何妨!”的初心。王步文赤诚的爱国之心、浓厚的家国情怀是需要我们新一代传承和弘扬的,我们要从王步文这样的老一辈革命家的感人事迹中得到激励,培育爱国爱家的家风,让每个家庭接续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习总书记曾用“家”和“冢”来谈家庭建设问题,指出:“大家仔细看一看‘家’和‘冢’这两个字,它们很像,区别就在于那个‘点’摆在什么位置。这就像家庭建设一样,对家属子女要求高一点才能成为幸福之家,低一点就可能葬送一个好家庭。”优良家风的培育和传承是家庭建设的重要一环,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严明家规、提高对家庭成员的要求,从日用而不觉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事迹中砥砺初心,做到“清白家风不染尘,冰霜气骨玉精神”,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