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源于矛盾,成于和解。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庆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察看桐城历史文化展陈,指出,六尺巷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怎样把六尺巷蕴含的和谐、礼让,这种精神运用于社会治理中。“让一让”“六尺巷”,我们要把六尺巷这个典故蕴含的和谐礼让亲人善邻的优秀文化传统,运用于我们的基层社会治理中,形成源头治理,多元共治,和谐共享的治理格局。
突出党建引领,完善治理体系。六尺巷,这条被誉为“谦和礼让”现实典范的巷子,因清代大学士张英与邻居吴家互相退让三尺地基而成,既是生机勃勃的历史遗存,更是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种,如春风化雨般启迪着一代又一代对标先贤、以礼为先。为此,要坚持党建引领,结合现实需要,构建“三级书记一起抓”的基层治理责任体系,聚焦群众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把六尺巷典故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基因传承好、庚续好、实践好,更多运用于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优化基层社会治理之中,打牢德治、善治的文化根基,让和谐礼让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治理范式,进一步提升源头治理、多元共治、和谐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突出宣传引导,营造善治氛围。人民内部矛盾要用调解的办法解决。六尺巷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要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场所,发挥好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作用,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为此,要传承六尺巷典故中蕴含的“谦和礼让、和为贵”精神,开展六尺巷典故系列“微宣讲”,进一步规范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规范群众行为。同时,积极推行治理积分制,设立“积分超市”,引导群众以善行换积分、以积分得实惠。此外,要持续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文明家庭、“好婆媳”等评选活动,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突出群众力量,筑牢治理根基。在“六尺巷”的发源地桐城市,当地就进一步探索制度改革新路径,将“六尺巷”内涵精髓融入基层治理各领域,形成“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实现从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到有效开展基层治理的转化升级,将大部分矛盾化解在源头、拦截在过程中。该工作法以“党建领事、礼让和事、群众说事、多元解事、网格管事、群力防事”为核心内容,通过党建引领、文化浸润、多元共治等方式,实现了矛盾纠纷的有效化解和基层治理的全面提升。这启示我们要积极借鉴优秀工作方法,不断壮大专业调解队伍,将村(社区)“两委”成员、网格员、乡贤、致富能人等充实到人民调解组织中,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成立由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群众代表、法律明白人等组成的“群众说事会”,当好“和事佬”,汇聚民意、凝聚民智,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吸附在县域。(黄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