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文化 > 正文

保留传统文化习惯与农村环境整治也可以“双向奔赴”

2024-09-10 09:39:19 | 来源: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西山镇人民政府

在波澜壮阔的现代化进程中,保留传统文化习惯和农村环境的整治似乎成了两条平行线,不能齐头并进。然而,当我们深入探寻时,会发现这两者之间可以“双向奔赴”。如何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既留住乡村的文化根脉,又展现出崭新的生活环境,成为我们当下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保留传统文化,是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也是乡村的灵魂所在。无论是古老的民俗艺术,还是代代相传的生活智慧,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传递着先辈的智慧。人们的文化习惯也是农村文化的一部分,当我们在农村环境整治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时,不仅能让环境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还能激发村民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保护意识。比如有的地方另辟蹊径,结合当地生态特色推出“稻鸭共生”的种养模式,把可能污染环境的鸭子粪便变成了水稻养料,而鸭子的活动也能有效控制杂草生长和害虫侵蚀,做到了“一田两用、一地双收”的效果,在保留乡土元素的同时,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保留传统文化习惯与农村环境整治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也可以成为互惠共生的“多选题”。农村环境整治,不仅关乎乡村的生态宜居,更是农民幸福感与获得感提升的关键所在。我们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垃圾清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作为重点任务,努力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同时,也是为了在改善基础设施时,让传统文化有更佳的生存空间。一方面,通过环境整治,我们可以为传统文化提供更加整洁、有序的展示平台,使之更加吸引人;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能为环境整治增添独特的魅力,使之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改变,更是文化内涵的丰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农村环境整治与保留传统文化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旅程,因此,我们在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也需要兼顾深度与温度,让村容村貌整洁有序的同时,也能留住浓厚的“乡土气”、烟火气。(潘恳花)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毕业论文网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