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民族文化根脉,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一次次调研,一次次指导,怀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总书记步履不停。8月20日,新华社播出了《跟着总书记探寻文化根魄》系列短剧第十五集,短剧主要围绕孔子研究院展开,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这充分体现了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彰显了文化兴则民族兴的发展本质。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精神文明之“魂”。华夏悠悠历史五千年,锻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蕴,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如何正确认识和区分中华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能使各民族人民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从而增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近年来群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日渐提升提升,优秀的传统文化日渐兴起,也逐步开始影响到基层群众的生活。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传统文化的兴起,是基层精神文明工作的重要一环,无论是送戏下乡还是群众自发组织的秧歌、下棋等活动,都已经成为了乡村群众提精神娱乐的重要方式。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持续输入,是基层文化振兴的重要一环。
融合优秀外来文化,涵养世界大国之“魂”。当下的世界,随着信息的便利流通,文化入侵已经是无法避免的态势,但是也不全无好处,世界优秀文化的融合也是当下中国特色文化的发展趋势。如何正确认识和融合优秀外来文化,我认为是既不能全盘外化也不能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应该根据需要吸收、消化外来文化,促进自身发展。注意文化撞击,文化筛选以及文化整合,既要保证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被外来文化侵蚀,也要保证筛选以及融合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发扬优秀当代思想,涵养兴国复兴之“魂”。近现代以来,涌现了无数的优秀的人、优秀的集体,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无论是雷锋精神,革命精神,还是近几年提出的塞罕坝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指引人民群众奋发向上,积极向好的明灯,是提升公民素质的良药,如何将越来多的时代精神挖掘并弘扬出去,如何将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正是文化工作的应解之题,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的地位、方向、动力、思路、格局和目的的认识,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做法、规定和体制机制性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杨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