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文化 > 正文

让文化遗产绽放时代光彩

2024-08-09 14:44:11 | 来源: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浦口镇人民政府

日前,“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和“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申遗成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

坚持保护优先,守好文化遗产“主阵地”。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也是联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截至目前,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达到14项,文化和自然双遗产4项,数量均居世界第一,总体保护状况良好。要坚持保护第一、强化系统保护,不断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才能有效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

聚力守正创新,彰显文化遗产“硬实力”。要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研究好、阐释好、展示好蕴含其中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文化自信价值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在历久弥新中孕育美好未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把握时代规律,筑牢文化遗产“生命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全局性的民生工程,必须久久为功、善作善成。要充分激发全社会保护和传承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热情,引导亿万百姓争当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传播者、继承者、宣传者。需以更加丰富多彩的方式传承文化经典、展现非遗之美,彰显民族精神、绽放时代新韵,点亮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是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新征程上,我们要勇担新的文化使命,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守正中创新,在传承中发展,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杨于忻)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