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浙东大运河日夜不息、流淌至今,恰如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奔涌向前,从中国古老大运河文化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已然成为全世界和平发展的精神指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基于过去、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中国思考与中国方案,坚持协作共进性、系统整体性、动态开放性,闪耀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不断赋予时代新的进步。
坚持协作共进性,彰显持续发展。浙东古老大运河从“鱼盐聚为市,烟火起成村”的杭州,到“堤绕门津喧井市,路交村陌混樵渔”的扬州,“沿溜入阊门,千灯夜市喧”的楚州,纵贯千里的运河不仅承载了南来北往的船只,更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塑造了多姿多彩的中华文明。一个民族、国家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其他群体帮助,协作共进是各国携手发展、健康发展、有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发展、向世界传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力求开创各国在求同存异中健康发展、在兼容并蓄中持续发展、在坦诚相待中携手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局面,其不仅体现着中华民族自身内在的文化底蕴,也凸显着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坚持系统整体性,彰显和合共生。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指导下,浙东大运河各项保护工作整体规划,建立遗产档案和监测系统,制定一系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的地方性法规,“河为线,城为珠,珠串线,线带面”,大运河沿线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整体规划有序推进,古老浙东运河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为了同一目标而共同努力的过程并非孤立与分裂的,而是整体化的系统性协作过程,中国始终把坚持系统整体性原则作为全球最大程度合作的关键一招,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处理好人与人、国与国间的关系,实现既保留个别差异性又坚持系统整体性的和合状态,在此基础之上强化全球合作、走向互利共赢,推向人类社会“和合”状态。
坚持动态开放性,彰显和而不同。浙东大运河是一条联通世界的文化纽带,是展现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精神的文化载体。回望历史,古代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产的外运,日本及新罗的遣唐使来访,中国高僧鉴真东渡,外国使者马可波罗、苏禄国王、利玛窦、马戛尔尼的游历都离不开大运河。国与国之间交流、碰撞、摩擦成为不可避免的实践问题,中国致力于构建开放包容的基本原则,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不同国家、民族不能以一个“标准”范式去框定,秉承“和而不同”的文化基因,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寻求共识,在积极开放的过程中共同协作、互相学习,以发展的角度在实践中不断更新认识,打造开放、动态、富有活力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蒋大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