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认同走进我们的生活,浸润着我们的身心。优秀传统文化更需要创新的时代表达,才能真正联系古今、沟通时代。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当前值得关注与思考的问题。核心要义是坚持守正、创新,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石与方向,不可顾此失彼。
守正就要坚守根本。本立则道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要发挥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要守正,就要先弄懂传统文化的本质,坚守传统文化的核心,重点是要抓住中华传统美德这一精髓,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托物言志、寓情于理,通过文化建设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如果把握不好本质,文化就会变味。比如,近几年一些传统民俗活动为了赚取流量、博取眼球,过于追求表面的繁荣与热闹,出现低俗化、娱乐化倾向,偏离了民众的真正需求,忽视了其背后的传统文化内涵。因此,要加强传统文化的阐释、研究及有效传播,积极寻求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要让传统文化束之高阁、被人遗忘,也不要一味求新求变,让传统文化“走样”。只有让民众真正明白传统文化的“正”是什么,才能知道如何去“守”。
创新才能活态传承。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与文化相结合已成为文化创新发展的趋势,其中,沉浸式体验让传统文化更具生机活力。例如,甘肃敦煌研究院打造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重塑石窟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方式,精美的画面、超拟真的场景、沉浸式的互动体验,让广大民众可以深度欣赏敦煌石窟艺术的精妙与璀璨。当然,技术手段是一方面,归根到底高质量内容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圈”的标配。要讲好故事,精品内容是根本、是关键。文化产品和服务应当从受众特点和市场需求出发,通过不断迭代创新的优质内容来更好地吸引和留住用户。近年来,《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我在故宫修文物》等富有文化内涵又形式活泼新颖的高水平文化节目成为荧屏生力军,有力说明了传统文化不一定是“阳春白雪”,而具有跨越古今、凝聚共识的精神内核。再如,河南卫视精心打造的《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幻游》等系列文旅项目,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掀起了文化自信的高潮,令全国观众心潮澎湃。总之,通过新技术将传统文化积极融入现代生活,为参与者打造沉浸式体验,增强参与者的文化认同,可以使传统文化更具现代吸引力,让更多人既能体验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感受到现代生活的气息。
数字化背景下,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互联网 +”时代,直播、短视频等传播方式已成为宣传推广的重要手段,众多社交媒体平台也是传播的重要渠道。通过保持传统,不断吸收、接纳、运用新事物新手段,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必将在新时代大放异彩,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刘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