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如何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有利文化条件,是亟须回答的重大课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将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需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推动中华文化同其他文化交流、碰撞,更需要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文化建设守正创新。
建设文化强国,需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作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源远流长,塑造了巍巍中华的精神风貌和泱泱大国的民族风范,在世界文化百宝园中熠熠生辉。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奠定了璀璨中华文明牢固的根基。此后虽历经天下分合轮转、王朝君主更迭、世风民情变迁,中华文脉在这片黄土地上始终绵延不绝,始终是炎黄子孙不变的根。中华文化不仅滋养了华夏儿女,还影响了世界他国,东亚儒家文化圈就是最好的印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扬光大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党越来越强调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汲取5000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创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5000年文化在黄土地上生生不息,给了中华儿女建设文化强国的自信,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源头活水。
建设文化强国,需要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2500多个民族,孕育出各自独特的文明。对待不同文化,我们应当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正如费孝通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始终保有积极吸纳外来文化的胸襟,也乐于将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播到其他国家。佛教文化在西汉末期从西域传入中国,自此生根发芽,在两千多年的岁月中已经融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源于中国本土的儒家和道家文化也在影响着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在一定时期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东亚儒家文化圈。在当今全球化日益深入的背景下,文化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软实力,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发展壮大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尤为重要。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重要指示,强调着力加强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让中华文明在中外文化的大交流大交融大交锋中不断发展壮大,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坚持守正创新。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同时要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的精神风貌。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总书记不同场合提出了文化自信的命题,并在2021年提出了“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这既充分反映了我们在民族复兴道路上展现的高度文化自信,也明确了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坚守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围绕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是一个时期社会风貌的集中反映,当今文化创新的实现需要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实践,于中国力量、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成就独特的中国文化。此外,文化的根基在人民,文化的源泉在人民,文化的创造靠人民。推动文化创新,要积极投身于人民群众的实践,站稳人民立场、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