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文化 > 正文

凝聚全民族的文化力量

2023-12-22 10:08:49 | 来源: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美林街道美人山社区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需要有文化“共同体”作为牵引,提高中华文化的感染力、凝聚力,汇聚各民族的人心士气。

要绘制文化同心圆。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和感悟,让大家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现在和将来,从中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认识到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交融交汇,明白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核,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识,把中华文化折射出的爱国情感作为圆心,围绕这个圆心汇聚各民族的多样文化,形成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中华文化“图景”。

要打造文化方程式。要对中华文化的内涵、体系进行深入的解读,梳理中华文化的脉络,对各种文化进行更加多元立体的建构,在挖掘文化精神实质的同时,特别是少数民族的“独有”文化要做好保护,不断丰富文化的形式,拓展文化的边界,对文化传播的手段进行不断的创新,利用鲜活“时尚”的方式对文化进行传播,让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体系更加清晰完整。

要开辟文化新高地。要对中华文化的定位做出清晰的判断,对未来做出长远的科学规划,注重做好“常规性”的基础工作,统筹推进“前瞻性”的创新工作,在深入挖掘呈现中华文化魅力的基础上,赋予中华文化崭新的时代活力,跟随时代发展展现新的文化场景,形成引导群众生活形态的文化潮流,占据新时代文化高地,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影响力、凝聚力的中华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这是每名中华儿女应有的文化自觉,更是各民族群众应该有的情感纽带,需要我们更加自觉的学习、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用文化连接中华儿女的情感,为实现中国梦凝心聚力。(纪荣华)

责任编辑:晴晴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