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需要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但承载着独特的民族记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有42项非遗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成为目前世界上拥有非遗数量最多的国家,这一成就的背后是历代非遗传承人不为人知的付出与努力。
激扬奋斗之志,非遗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下来”。我国的非遗项目无一不令世人惊叹,而老祖宗的技艺一旦出现年龄或技术断层,就有失传风险。面对非遗艺术成就的严苛要求,能以过硬的本事担得起“非遗传承人”称号的屈指可数。学习非遗技艺的过程要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往往要潜心钻研几年甚至十几年,日复一日地精心雕琢、默默坚守对非遗的初心与坚持。加强非遗文化传承,关键在于人,培养更多的非遗传承人迫在眉睫,也势在必行。
凝聚奋发之力,非遗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火起来”。非遗传承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下的流行元素有机的结合,以更加富有美感和贴合的作品带到人们面前,收到广大群众的好青睐。让更多年轻人对非遗产生探究的兴趣,而来自中国古老的文化精粹,也在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同时,以数字时代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传承下去,同时去积极拥抱新技术,焕发新的生机。
接续奋进之行。非遗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下去”。传下去关键要在培养传承人上下功夫。培养更多的非遗传承人,从代表性项目着眼,从传承人认定和制度入手,探索认定的标准与方式,并以此对非遗传承人培养形成政策支持。要通过一代又一代人在延续光辉的同时,开创性地传承下去。相信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会有更多人才加入传承人的队伍,加入保护非遗的队伍,让非遗更好地融入中国人的生活日常,为非遗保护传承注入时代新活力。(王英名 河北省沧州渤海新区党工委黄骅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