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勇担新的文化使命,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入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努力培育新风尚、展示新形象。近些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群众文化建设,各地区也不断开展一些基层文化活动,期望充分发挥本地文化特色,建设具有地方品牌特色的群众文艺团体,调动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和谐。新时代新背景下,基层文化工作者要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之下精准组织发力,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深走实。
一是做到保障有底。要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提高群众文艺团体组织发展的积极性。群众文艺团体的活动组织和开展需要一定的经费,政府等有关部门应全力备齐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硬件设施、提供必要的学习培训平台,例如为群众的文艺团体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请相关专业人士对基层文艺团体进行深入编排,同时编排过程中深入当地特色文化及非遗传承。定期组织基层各文艺团队参加交流会,分享交流创作心得。
二是要做到激励到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最重要的是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参与感,不断扩大群众文艺团体的规模以及群众文艺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在精神文化活动相对匮乏的乡村,鼓励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适度给予先进群众文艺团体物质上的奖励,能够极大调动其参与热情。通过创新激励机制以及比赛机制,提高人民群众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积极组织基层群众文艺团体参与公益活动,如定期组织开展一些演出,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协会、文化礼堂等地进行展演,或定点搭台表演,能够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加入到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传承中来。
三是做到各有特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每个地区都有自身特有的文化底蕴。我们要大力支持本地文化特色的文艺团体活动,如结合地方实际进行节目编排,在呈现“美好”的同时宣传传统特色文化。因地制宜发挥本土优势,组织和发展立足于本土化特色的群众文艺团队,结合当地人民群众独特的文艺活动的内容,通过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进一步的扩大当地文化的影响力。此外,还可引进数字化手段,通过建立公共文化大数据平台,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馆等加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张诗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