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重要文章。文章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岁月失语,为石能言。一件件青铜玉器,一片片竹简木牍,不只是见证历史的藏品,更是滋养文化血脉的“甘泉”。文化如水,浸润无声,我们要担起文化使命,向“xin”而行,奏响新时代文化传承“最强音”。
向“心”而行,不断在传承中华文化中提高“自觉”。只有懂得传承的人,才能汲取历史的养分,在时代洪流中大放异彩。新时代有新时代的特点,我们需要担起相应的责任来。白先勇将《牡丹亭》改编成青春版《牡丹亭》,让《牡丹亭》焕发出全新的活力,这是当代艺术家的历史“自觉”;学校因地制宜,把农民画、剪纸等传统民间艺术纳入校本课程,这是当代教育学者的历史“自觉”;央视推出《中国诗词大会》、《一馔千年》等节目,让无数百姓了解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这是当代媒体的历史“自觉”。这是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让其在新时代从“心”出发,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家庭、单位、社会,广大党员干部责无旁贷。
向“新”而行,不断在传承中华文化中汲取“智慧”。古往今来,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体,这是中华文学创作者的“智慧”;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等四大发明,这是中华科技发明者的“智慧”;《高山流水》《清明上河图》《敦煌飞天》等艺术作品,这是中华艺术工作者的“智慧”。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激活其生命力。让经由“第二个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这是探索面向未来理论和制度的又一次创新。
向“欣”而行,不断在传承中华文化中坚定“自信”。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这是中国人抗战精神的文化“自信”;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这是中国人奋斗精神的文化“自信”;再到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是中国人探索精神的文化“自信”。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事实证明,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就是文化走向自信的伟大历程。如今我们强调文化自信,就是要守护好民族精神之“根”,让中华文化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放射出更加璀璨的时代光芒。(薛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