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我们在迈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的关键历史节点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邻里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奋发有为创造新时代的新文化,要坚持继承优秀邻里文化。社区邻里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组织单元,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在传统农耕文明的基础上,在中国传统社会以血缘和地域为基础,具有亲密、互动、互助等特征的邻里文化自然生成,在这种邻里关系中,个体归属感和认同感较强。然而,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传统的邻里关系发生改变,社区邻里关系逐渐变得疏远。坚持和继承中华优秀邻里文化,建设社区共同体,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时代课题。因此,我们需要塑造和重建符合现代文明和伦理道德的新型邻里关系,从中国传统邻里文化中寻找滋养。曾林社区“党建+”邻里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为社区建构新型邻里关系、推进社区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与素材。
奋发有为创造新时代的新文化,要努力发扬优秀邻里文化。邻里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一句话道出了古已有之的人们对邻里关系的认知和期待。“里仁为美”是在中国漫长的乡土社会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邻里文化观,蕴含着传统社会的人际交往价值观。在现代社区发展中,更要致力于对优秀邻里文华的继承和发扬,一方面,要构筑“邻里一家”的传统邻里文化道德原则,坚持社会人际交往的关系准则;另外一方面,要坚持“守望相助”的传统邻里相处实践原则。
奋发有为创造新时代的新文化,要奋力为优秀邻里文化注入新动力。现代社区共同体具有“文化共同体”和“治理共同体”两层属性,社区应以“新型邻里关系”为内核,培育文化层面的归属感和治理层面的参与感,从而塑造和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党建+”邻里中心作为“新型邻里关系”的重要载体,它在重新定义邻里关系内涵的同时,也在培育公共精神,探索共建社区共同体,为优秀邻里文华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和谐邻里关系展现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志愿服务建设、诚信社会建设、网络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党建+”邻里中心的建设发展运营弘扬传承了历史文化,增强了文化认同感,成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王保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