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国之魂也,是事关民族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性问题,在当今世界各国文化繁衍盛行的大环境下,文化自信作为民族精神力量的源泉,对振兴民族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提升文化自信,定好“总基调”。不忘根本,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而经久不衰,是因为中华上下五千年灿烂的民族文化,是因为独有的民族精神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固有的根本,而中华民族的根本在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当今社会,“汉服热”出现在大街小巷,“中式婚礼”层出不穷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民族服饰摄影”也成为更多游客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古镇游玩打卡的方式,这些都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服饰的自豪之情,新时代的年轻人正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增强文化自信,奏响“主旋律”。不忘传统,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源头,“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是每个中华儿女内心最持久的印记,是最牢不可破的民族认同,古往今来,礼仪之邦一中国,从来都是一个注重文化传播交流的国度。古有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促进亚洲文明的交流,今有“唤醒故宫”的“掌门人”—单霁翔、敦煌“守护者”—常书鸿,还有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叶嘉莹,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新时代下,我们更需要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实现文化自信的构建。
坚定文化自信,演唱“最强音”。不忘底气,中国精神是新时代中国人民在伟大事业的斗争中淬炼出来的,是当代中国人智慧和魅力的结晶。文化自信不能仅仅只是停留在大脑里和嘴巴上,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中,要发掘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性发展,让文化的和风细雨浸润群众的生活,唤起基层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热忱,从娃娃抓起、从基层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自信。
新时代的中国,要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中国精神,才能让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迈出更加自信、从容的脚步,打造文化强国。(罗朝燕 贵州省镇远县羊场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