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文化 > 正文

以“和”铸魂 以“和”践行

——河北省和谐文化研究会“和”文化成果汇报

2021-09-28 09:43:47 | 来源: 中廉在线

河北省和谐文化研究会自2008年开始筹备,于2009年6月17日在省民政厅正式注册成立,主管单位为省社科联,现任会长王殿明,现有会员230人,秘书处专职工作人员6名,是全国首家专门的“和”文化研究机构。

研究会成立以来,始终坚守中华传统“和”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建设与弘扬的初心和使命,积极推动“和”文化物化展示和经世致用,发挥文化信念、精神意识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研究会在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会长王殿明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动员、组织和引导省内各种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宣传中华传统“和”文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各地先进文化,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服务;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不同层次的“和”研讨会,推动“和”文化发展;编辑、出版、发行有关“和”文化方面的书籍、论著和信息资料;创办微信公众号、网站,宣传、推广中华传统“和”文化。

研究会经过不懈的努力和付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如下:

一、创建“和”文化基地、中华传统文化展示基地——万和宫,让“和”文化走入大众

万和宫位于河北省临西县,是在孔子讲学途经之地、盛唐佛寺留存遗址的古老大地上孕育诞生的。始建于公元二零零六年三月,累计投资近亿元,建筑面积近两万平米,现为AAA级景区。万和宫被誉为“中国首座和文化宫”,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是和文化的大观园,是和文化的圣地。

万和宫亭台楼榭鳞次栉比,殿宇回廊气宇轩昂,静湖奇石交相辉映,小桥流水相映成趣,林木花草姹紫嫣红,先贤圣哲名人雕像数百尊,古今中外精美画品千余幅,经史典籍箴言篆刻数万字,展示了和文化的深厚历史积淀,彰显了文化和谐的丰富、灿烂与多姿。

万和宫内建有佛教文化区、道教文化区、民俗文化区、孝悌园、诗苑、幽默园、名人苑、民族园、和文化广场、儒家山、神明湖、静心岛、万和三圣、都一处等和文化景区和在原址上复建的万通寺祈和殿。还有依托万和宫兴建的中华孝道园、二十四孝雕塑群、中华传统美德“十二德”石碑、慈善文化区、四美公园、万和庄公园、万和碑廊等景观。

万和宫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以和文化为旗帜,融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时尚文化与传统文化于一体,旨在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圆融,家庭和睦,社会稳定,乡风文明,造福桑梓,惠及百姓,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

二、以《中国和学年鉴》的编辑出版为“龙头”,推进“和”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

《中国和学年鉴》从2010年创刊开始,坚持每年出版一部,面向全国发行。《中国和学年鉴》是我国第一部详实解读和文化、弘扬和文化的大型年鉴,是和文化学习与研究的大百科全书,是研究会的重要研究课题和成果之一。

此书共设有专论、和文化研究、和文化学术动态、和文化论著选介、和文化机构团体及其活动、和文化在港澳台、和谐家园等九个专栏。书中既有特邀的和文化专家的专论,也有和文化论著的选介;既有和文化研究的学术动态,也有和文化团体的活动记录。同时还特别关注了和文化在港澳台的宣传和发展。此书全面总结和反映了本年度和文化研究和建设的动态形式和静态成果,是和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领域中的重要成果和参考文献,对今后和文化的研究和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中国和学年鉴》现已被《中国知识网》全部收入,并随着“和”文化宣传、弘扬的实践活动走出国门,送到了美国、泰国、韩国等国家,以中国文化影响了世界。

此外,研究会还编写完成《史伯与和学研究》等和学专著,对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始祖及和文化的发展演变做了详细考证。还编写了《和谐三字经》、《和之歌》、《和之说》、《和的思想是不落的太阳》、《和谐人生三六九》、《和学—学会快乐生活》等一批面向大众的文和化普及作品,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好评。

三、积极推动新时代“和孝”观,举办“中华新二十四孝大评选”,促进移风易俗

为弘扬和传承孝道文化,倡导与时俱进的新孝道观,王殿明会长出资200余万元发起并组织了“万和宫杯”中华新二十四孝大评选活动。此次活动历时一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情支持,期间,评选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包括台湾、香港在内的全国各地30余省市、地区各民族人物事迹数万件。经组委会核实并筛选,最终确认了24名获奖者和24名提名奖获得者,于2010年11日12日在北京人民日报社举行了盛大的命名、颁奖典礼。王殿明会长还投资在万和宫兴建了中华孝道园、出版发行《中华新二十四孝》,对中华新二十四孝进行了大力的宣传,倡导孝道,在全社会掀起新一轮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热潮。

四、积极组织举办丰富多彩的“和”文化活动,打造“和”文化节等文化品牌

围绕弘扬、宣传“和”文化,研究会依托万和宫举办和文化节;组织开展书法、绘画、摄影、诗歌、散文、楹联等文学艺术作品大赛,受到广泛关注。中央和地方各大新闻媒体纷纷报道,在海内外产生积极影响,促进了中华传统“和”文化弘扬与传承,彰显了文化自信。

研究会还针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挖掘民俗节日“和”的元素,与省民俗学会和省诗词学会联合举办形式多样的节庆活动,推动了和文化的普及宣传。

五、拓展“和”文化的建设、宣传、弘扬的领域与渠道,成立“和学实验基地”,将“和”文化送进校园,滋养人心

研究会始终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公益”开展和文化的研究与实践,扎扎实实办实事,不高“花架子”。研究会把石家庄市和平东路小学作为“和文化教育实验基地”,把河北省临西县万庄村作为和文化展示传播基地。通过宣讲和文化,传授和文化,实践和文化,在改善和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公正、化解社会矛盾、规范社会行为、繁荣文化事业等方面取得可喜成果。

石家庄市和平东路小学,曾是默默无闻的谈村小学,在成为研究会教育基地后,用和文化指导学校建设,营造和谐环境,开发和谐课程,开展和谐活动,促进学校巨变,短短几年,学校和文化环境氛围浓郁,领导班子风清气正,教职工队伍士气高涨,学生教育硕果累累,先后荣获石家庄市“管理•质量”示范校、石家庄市三八红旗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竺曾到校视察。

六、开展“和”文化研究,主动与中国人民大学、安徽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和”文化研究机构交流互动。

近年来,曾多次邀请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立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瑛,安徽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钱耕森、河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路紫等资深教授前来进行学术交流,探讨研究和文化的创新与弘扬。

和文化的发展,需要在传承和创新上深耕细作,主动的推动发展,为加大和文化的宣传力度,扩大和文化的社会影响,王殿明会长亲自给研究会成员进行“和”文化的培训讲座,引导安排“和”文化的研究方向,指导新的“和”文化理论成果的推出。

七、创新思维,利用媒体、网络优势,积极宣传和文化,

扩容网络资源渠道

研究会利用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累积推送消息数百条,粉丝量突破三万个,累积浏览量百万次。通过不间断地编发信息,国内主要网站纷纷刊发或转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网易网、搜狐网、腾讯网、凤凰网、长城网等国内主要网站,都有传承和文化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播发。

八、不忘初心再出发,开拓发展,绘就中华汉字田园综合体宏伟蓝图

中华汉字田园规划占地500亩(一期),预计投资一亿元,旨在打造以“和”的思想统领的“汉字田园”项目,创新一种全新的少儿教育示范模式。

汉字田园”亲近大自然,采取多种手段实现汉字物化,各种材质,多种颜色,大小不一,高低错落,力图让汉字直观形象艺术化,活起来,美起来。孩子们置身园中,沉浸在汉字海洋中,过去大多是看图识字,这里是看物识字,玩物识字,玩字、加工字、种字、吃字,在科普馆、迷宫、船上游戏中识字,减少在室内的椅子上的时间,自然会激发其想象力。在快乐学习中,展开跨学科联想,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园中的所有设施和创意元素,包括形象标识、电子导游、广告机、红外线感应发声等,尽量都用适学汉字的音形巧妙构成。这一项目还会尝试用相关材料组合有趣字词;建立“吃字”餐馆,提供汉字饮食品;设计汉字玩具、衣物和装饰品;开辟二千余常用字的微型展馆,开设书店、课堂、加工动手体验场;整体营造一种游乐式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玩字、识字,在游戏与体育活动中,在采摘、浇水等体验农事中轻松识字。通过多元融合,体现多种功能,实现综合效益。

从项目实施起,即从大处着眼,融合教育、文旅、三产、农业多种业态发展,让其成为乡村振兴的一个创新模式。项目建成后将让成为石家庄市的一张名片,为把石家庄建设成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做出贡献!(刘伟)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