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他的人生经历波澜壮阔,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在成就千秋伟业的同时,尽显了独领风骚的卓越诗才。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已经整整一百周年,党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就是一首壮丽的诗篇。从中国革命风雨中走来的一首首诗词点燃了毛泽东一生坎坷心路的历程,奏响了毛泽东心路历程的华美乐章。
纵观毛泽东诗词,就是一部中国革命史,他对中国国情有深刻认识,对历史事件有真实记录,对沧桑巨变有客观描绘,堪称经典史诗,呈现了奋斗人生的壮丽画卷。诗、史合一,毛泽东的个人诗兴,与中国革命紧密相连。中国党史就隐藏在毛泽东这一首首革命浪漫主义的诗词里。他用诗词定格了一个个令中国人民铭刻于心的历史画面,写就了一部鲜活的中国革命史。
一、毛泽东陕北诗作的创作情况
陕北,是一片红色热土。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是新中国的红色摇篮,是中国革命的红色经典,是中国革命落脚点和出发点。在威武雄壮的黄土地上,其深厚的文化积淀,给毛泽东陕北文化的熏陶,他的骨子里更增加了大气磅礴的东西,使他胸中升起了充沛天地的浩然正气,他的文笔更有气势了。
毛泽东在陕北十三年,写下了九首诗篇:《六言诗·给彭德怀》、《沁园春·雪》、《临江仙·给丁玲同志》、《四言诗·祭黄帝陵》、《四言诗·题之出版》、《五律·海鸥将军千古》、《七律·重庆谈判》、《五律·张冠道中》、《五律·喜闻捷报》。其中,《沁园春·雪》,可谓光焰万丈,千古绝唱,自问世以来,震烁词坛,响彻寰宇,“令无数英雄竞折腰。”此词作于陕北,“实为陕人的光荣”。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行程两万五千余里,途经11省份,到达陕北苏区吴起镇,宣告了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12月17日瓦窑堡会议召开,提出并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决定以坚决的民族革命战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中国为总任务。1936年1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东征方针,决定东渡黄河,打通东进抗日道路。随后,毛泽东、彭德怀等带领1.3万人组成的红军抗日先锋军来到黄河岸边。2月5日,毛泽东和红军总部的工作人员来到清涧县高杰村镇袁家沟村,借住在当地群众白育才家的窑洞里。2月7日,毛泽东到黄河岸边视察地形,当毛主席登上高家坬塬时,近处滔滔黄河在塬下奔流东去。这时,下起了一场大雪,纷纷扬扬的雪花,覆盖了莽莽苍苍的秦晋高原,黄河上下,一片银白。此时长征之壮烈仍历历在目,而今红军又要东渡黄河,眼见雄浑壮观的北国雪景,毛泽东心情非常振奋。回到白育才家后,他坐在炕桌旁,挥毫泼墨,飞走龙蛇,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枪林弹雨,化为笔下金句。北国的茫茫寒雪,在他如椽的巨笔下,气势恢宏,气象万千;北国的晴日,在他浪漫的想象中,“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当时的红军依然困难重重,但毛泽东对革命斗争充满激情,对革命前途、革命胜利充满信心。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俱往矣,那么,到底谁才是主宰历史浮沉的主人?谁才是这个时代的风流人物?毛泽东再一次回应十年前自己的时代之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千百万劳动人民,无产阶级大众,才是历史和时代的真正主人。
在清涧县高杰村镇袁家沟村居住战斗了16个日夜里。毛泽东除了写下气势磅礡、震惊中外的伟大诗篇《沁园春·雪》,还发表了著名的《东征宣言》,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沁园春·雪》这首最早发表于1945年11月14日在《新民报·晚刊》。1957年1月,《诗刊》创刊号发表了毛泽东的十八首诗词。按思想意境、时代气势和艺术造诣,这18首中,最经典的当属《七律·长征》和《沁园春·雪》,毛泽东以其万丈豪情,记录了伟大的历史。是中国革命画卷中的浓墨重彩。
二、毛主席转战陕北诗二首的主要内容
《张冠道中》、《喜闻捷报》是毛主席转战陕北时于1947年写的两首五律诗,毛主席生前未公开发表,故世人知之不多,传之不广。1996年,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毛主席诗词集》,首次将这两首诗公开发表,使我们看到了毛主席对转战陕北这一历程的形象化描绘。
五律
张冠道中
一九四七年
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
露湿尘难染,霜笼鸦不惊。
戎衣犹铁甲,须眉等银冰。
踟蹰张冠道,恍若塞上行。
“张冠”是今子长县的“庄果坪”村。张冠道,是行军经过张冠这个地方的一条道路。这首诗,写于1947年的4月,正是转战陕北初期胡宗南重兵压境最艰险的日子。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军队23万人,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在陕北的山沟里与敌军迂回周旋,由于敌众我寡,常常要避敌锋芒,隐蔽间道而行,故行军异常艰难,这首诗反映的正是这种情景。其时陕北的四月,天气依然寒冷,时有霜冻现象,俗谚云:“四月八,冻死黑豆荚”。这首诗的意境风格写得深沉滞重,表现出行军艰险而又信念坚定的精神。
五律
喜闻捷报
一九四七年
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作。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1947年秋,陕北局势发生重大变化,我军由声东击西,进退迂回的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8月初,西北野战军发起攻打榆林战役,毙伤国民党军2000余人,俘敌3200多人,同时收复和解放了横山、响水堡、鱼河堡、高家堡等城镇。8月下旬,又取得了沙家店战役的胜利,全歼敌军6000余人。9月中旬又收复了青化砭、蟠龙等重镇。9月下旬,毛主席历经数县转战,来到了佳县神泉堡村。
诗前小序中的“运河”,当指佳县神泉堡村附近的河流。 这句诗写的是正当陕北解放区的军民翘望战争胜利的时候,收复蟠龙等一系列的胜利捷报凯歌传到了边城神泉堡,表达了诗人获闻战争胜利捷报的喜悦心情。这首诗写于1947年中秋节之夜。1947年的中秋节是公历9月29日。中秋节之夜,诗人在陕北神泉堡村外的河边散步。凉爽的秋风吹度过河水,广袤的山野融入苍茫的夜空。一轮又圆又亮的中秋明月,露出轻云,照彻山川。这时,听到收复蟠龙重镇的喜讯,诗人喜不自胜,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诗。
毛主席曾说,在陕北十三年,最难忘的是转战陕北这一年。毛主席转战陕北的两首诗,一首写战争的艰险,一首写获胜的喜悦,形象地描绘了转战陕北前后由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不同情势和诗人的情感历程。
三、毛泽东陕北诗作的艺术特色
毛泽东诗词,雄才大略,激扬文字。那些写于枪林弹雨中的军旅诗词,堪称中国革命的史诗华章。在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中,战场的硝烟和瞬息万变的敌情,都化作了笔下豪迈浪漫、雄健奔放的金句,传诵至今。比如毛泽东1931年6月写的《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诗有史,词亦有史。”可以说,每逢重大历史关头、历史事件,毛泽东必有诗作,必有吟咏,而这些诗作、吟咏当中,又往往必有高度概括、总结历史事件的警言佳句。
毛泽东的陕北诗作不是他的全部作品,不可能涵盖毛泽东诗词的所有题材和所有类型,但清晰地呈现了毛泽东诗词的主要特色,令人回味无穷。
毛泽东在陕北的十三年时间,是他艰难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和发展模式的重要阶段,有开天辟地的创举,有星火燎原的气势,有克敌制胜的辉煌,有屡屡受挫的坎坷,有登高望远的豪迈,有乱云飞渡的从容。毛泽东陕北诗作艺术地记录了他在陕北黄土地上的奋斗足迹和心路历程,波澜壮阔,异彩纷呈。
陕北诗作抒发了毛泽东“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图大志。“更加众志成城”的中国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和“金沙水拍云崖暖”“胜似闲庭信步”从容的革命情怀。是他在长期革命斗争的大风大浪中培养成的革命乐观主义与革命英雄主义的伟大人格,以及蓄积于胸中的革命激情,喷发而为诗。
在革命的峥嵘岁月里,毛泽东创作了大量诗词,字里行间,洋溢着他的雄才大略。他用古诗词的隽永,记录下人间正道的沧桑;他用从头越的豪迈,赋予笔下气吞山河的豁达。气势恢宏,意境高远,想象丰富,寓意深刻,给人以壮美的感受,这是人们对毛泽诗词的共同评价。
党史是明灯,也是号角。此时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党课,也是一场全面的精神洗礼。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我们要从毛泽东诗词创作中学习和汲取智慧力量,同时回顾毛泽东诗词的理想主义情怀、现实主义史诗品格、英雄主义战斗精神,回顾和总结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程,深入领会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路历程、革命意志与思想境界。结合当前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中,既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又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不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王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