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新时代背景下,提升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每一位中华儿女起而行之。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力量的源泉。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在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于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熠熠生辉。音乐是人民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东方音乐追求“气韵”“传神”,强调以意境取胜,跨越千年,仿佛依旧能感受到《高山流水》的余音袅袅和《阳春白雪》的万物欣欣向荣。音乐不止吹拉弹唱,其本身是数学,更是逻辑性与结构性相结合的综合体。舞蹈是充满文学符号的动态精灵。东方舞蹈起源于古代的狩猎劳动和图腾崇拜等生活形式,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舞蹈彩陶盆”的出土,在古代,歌、舞、乐三者是融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历史考古学家称之为“原始乐舞”。绘画是展现哲学思考的心灵独白。东方绘画侧重意境追求与形式表达,强调“写意”,重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并在造型艺术上较多使用“散点透视”。建筑是华夏文明流淌的静态美丽。从东西方建筑比较来看,东方建筑重视横向发展,突出结构造型和占地面积,例如故宫建筑群、苏州园林,同时还表达了对“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的思想价值追求。
传承是一份责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我们的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文化传承过程中,要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一是把握正确方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等核心思想理念,都是能够在当今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思想文化内容。二是坚持人民至上。文化由人民创造,文艺创作应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任何文艺、文学脱离了人民,将失去其本质的意义与价值。三是树立底线思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贸易日趋扩大,各种思想文化碰撞变得更为频繁,再加上西方思潮的大量涌入,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崇洋媚外,漠视传统文化的现象,对此,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加强辩证思考对待。四是鼓励全民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唯有全方位、多层次融入国民生活,才能真正使其活起来、流起来。要始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立足实践,开创未来。
江河奔腾不息,神州物换星移。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时代怎样发展,人类社会都离不开优秀文化的传承,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的今天,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全民动员、全程参加,于文化建设实践中持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江苏金湖县委组织部 马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