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习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必须高度重视考古工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从长远来看,全局考虑,看似无用之事,实则有用,“冷门”不冷,考古寻根路即民族自信之路。
文物工作者挖掘以及研究历史遗迹是考古寻根的源头。“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考古学证实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36处国家遗址公园,150余处大遗迹展示了中华文明灿烂多彩,文化自信的持久力不言而喻。“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著名文学家王安石这句话至今印象深刻,景色绝美处在于人迹罕至处,考古工作同样也要有吃苦的劲头,面对单调枯燥的科研工作,科研工作者甚至要几十年甘坐冷板凳,信念坚定,才能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56,42,1,这三个数字构成了“敦煌的女儿”樊锦诗56年的坚守大漠戈壁,周遭环境的恶劣,只住低矮房屋,前期没有水,未通电,与丈夫,儿子分居三地的不便,她白天想着是敦煌,晚上梦着还是敦煌,内心涌动着巨大使命感和职业操守让她选择坚持,2019年成为了42名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获得者中唯一一位文物工作者。择一事,尽一生,樊锦诗为敦煌石窟保护和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习总书记鼓励文物工作者像樊锦诗学习,正是因为有这些考古学家在田间地头挖掘古物,大半辈子研究历史遗迹,枯燥乏味的生活背后是让中国人民饱有浓厚文化自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以文化人,同心协力奋进“十四五”。
激励青年人将考古兴趣与国家需要相统一是考古探索的关键。习总书记强调“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这就需要鼓励更多青年人掌握中国历史,认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创造的灿烂文明产生浓厚兴趣,融入新鲜血液,看淡“冷门”二字,下真功夫,不怕苦,注重过去研究,才能开辟未来。今年高考考生钟芳蓉,竟成为全国1073万考生中的代表,影响力和知名度甚至盖过了一些高分状元,以湖南省高考全省文科第四名的好成绩却报考相对冷门的北大考古专业引发社会关注。普遍人的观点一致认为考古专业偏门,竞争力弱,毕业后不如金融等专业容易找到好工作,前途似锦。可是来自她的
偶像樊锦诗的来信,“守住初心,努力学习”,各省级博物馆寄来的书籍和礼物无疑都奠定了她心中熊熊燃烧的考古研究信念。考古研究其实是一项伟大事业,就像陈星灿教授说的那样要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等,这是需要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奋力拼搏。特别是青年一代要积极参与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人才涌现,担当责任和使命。
文物工作者保护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是考古工作的归属。“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考古工作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我国共有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馆藏文物以及数不胜数民间私人收藏,更有海量遗失在国外的遗产。2019年11月,马首铜像结束了159年散落海外生涯,由爱国人士何鸿燊捐赠给国家,回归圆明园的怀抱。神秘诱人的秦始皇陵地宫长久以来吸引众人的目光,司马迁记载的秦始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许多谜团至今还未得以验证,考古学界却始终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不管是带动周边经济发展还是其他任何理由无异于杀鸡取卵,对于皇陵局部认识还不足,保护技术也不成熟。秦陵保护和众多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样的道理,我国对历史遗迹遗产保护还受到城镇开发,工业化,大拆大建的影响,更有一些盗墓者的不良破坏,我国要建立相应文保法律法规,把文保纳入政绩考核之中,不论是考古工作还是历史遗迹的有效保护都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我们要了解自己的民族,国家为什么能创造如此海量的灿烂文明,认识到我们民族各项事业兴旺发达来之不易,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世界话语,进而更好突出文化自信,昂首向前走。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提出的这“四点要求”为做好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让所谓“冷门”专业重新焕发生机,舞台已搭好,就等我们在考古学这广阔的天地中,尽情驰骋。(黄一林 福建省建瓯市龙村乡下杉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