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市镇里兴村,古称“骊龙”,吴氏先祖带着传统客家文化进入骊龙,骊龙客家文化既继承了古代正统汉族文化,又融合了南方土著文化,加上长期居住在丘陵地环境影响和历经十几代的不懈努力,逐渐形成了区别于传统客家文化的地域性文化,俗称“呆子文化”。“呆子文化”深深蕴含着书香家风、崇文树德、耕读传家、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的精神,在民众观念中已是根深蒂固,已成为里兴村的家风、家训。
改革开放以来,骊龙“秀才”俯拾皆是,“举人”亦不稀罕,据不完全统计,恢复高考后,全村共考取博士7名,硕士25名,大学本科400多名。在历届村两委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里兴村先后获得了“省级卫生村”、“省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先进集体”、“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市交通文明示范村”、“ 首届区十大美丽乡村”、“区五好基层组织”和“ 区文明村”“等荣誉称号,去年还荣获了龙岩市2019年度“十佳乡村治理村”和龙岩市2019年度“平安村居” 荣誉称号。通过各方努力里兴村实现了由“贫困村”向“美丽乡村”的蜕变。
一、主要做法
抚市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注重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染、理性说服等优势,运用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与方法去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实际问题,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提升平安建设软实力。
一是借鉴“呆子文化”,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把村规民约建设作为推进村民自治、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施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涵盖了村务议事、福利分配、公益管理、村容村貌管理、志愿者服务等诸多方面。
二是依托“呆子文化”,丰富司法调解方式。依托“呆子文化”中的和气做人,创立“退一步想”调解工作法,建立了里兴法治公园,让一大批有纠纷的当事人握手言和,同时开展保村护院、邻里守望、防范宣传等志愿活动,致力于实现刑事案件少、矛盾纠纷少、安全事故少、违法乱纪少、越级上访少的目标。
三是融合“呆子文化”,打造“骊龙四色文化”。结合里兴村的地域因素和各种资源优势,里兴村以“书呆子”文化为主线,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居整治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思路,打造一村一品的“骊龙四色文化”特色村,即以革命基点村为背景发展红色文化、以骊龙“书香门第”为主题发展墨色文化、以发展种植烤烟、黄金百香果等具有经济收入产业的金色文化、以绿水青山就金山银山为理念发展绿色文化;借助“崇文树德,耕读传家,见贤思齐,家风家训”的骊龙书香文化支撑,以“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终建立集体验、观光、旅游、教育、休闲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四是创新“呆子文化”,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发挥“呆子”(读书人)勤学肯学的优良传统,里兴村先后组织村两委干部、致富带头人等到福州、三明、南平、武平、新罗培斜、董邦、黄地、永定枫林、高东等村学习党建、产业发展先进经验,结合本村实际,探索“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鼓励致富带头人组建成立骊龙种养专业合作社(60亩藕虾套养)和骊龙缘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80亩百香果),并带动33户12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小龙虾养殖项目、村源馆、旅游登山休闲步道等项目被福建电视台、福建日报、龙岩电视台、闽西日报、土楼党旗红、福建三农网等宣传报道。
二、存在问题
1.“呆子文化”传承面还不够广,目前“呆子文化”载体还不够丰富,主题公园、骊龙文化产业园还在开发建设,资金投入困难。
2.祖训家规的精神还不够深入人心,在打造传统文化建设、传承载体上形式不够丰富。
三、下一步计划
1.以“呆子文化”为背景,定期组织干部、群众、学生等进行参观学习、汲取营养。
2.定期组织开展“平安家庭”、“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以典型引领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3.继续深化“书呆子”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大力打造骊龙书香文化园,强化农业产品、田园景观、体验活动,宣传抚市文化,提升抚市魅力,形成品牌效应。(林闽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抚市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