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饭,三餐四季,这件看似生活“小事”,实则民生“大事”。乌兰浩特市民政局以察实情为“切入点”、办实事为“关键点”、求实效为“落脚点”,增进民生福祉、回应群众期盼,把助餐这件“关键小事”当做“民生大事”来办,扎实推进社区幸福食堂建设。“物美价廉离家近”的社区幸福食堂不仅办出了老年人的幸福滋味,更开到了老年人的心坎上。将舌尖上的“幸福食光”送到老年人“家门口”,用贴心服务做好惠民实事。
一、政策保障
2023年10月,国家11部门联合印发《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完善老年食堂、老年餐桌、老年助餐点等老年助餐服务设施配置,优化功能布局,将老年助餐服务设施纳入城市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促进服务便利可及。2024年1月,自治区12部门联合印发《内蒙古自治区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要求聚焦老年人就餐实际困难,以普惠性、多样化为发展路径,坚持政府统筹、保障基本,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共建共享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推动老年助餐服务方便可及、经济实惠、安全可靠、持续发展。
二、建设投入
由于地方财力紧张,乌兰浩特市集约利用各项资源,重点打造“一中心一食堂”的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已建成的社区幸福食堂主要有三种运营服务模式。一是公建民营服务模式。利用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自建厨房,设置就餐场地,免收租金由第三方进行经营。例如乌兰浩特市和平街道红浦社区幸福食堂于2023年10月建成营业,政府采取“以场地换服务”模式,减免食堂用地租金,换取运营方对老年人60岁-79岁9.9元、80岁-89岁7.9元,90岁以上免费的就餐优惠。二是养老机构服务模式。将社区幸福食堂嵌入到养老机构内,利用养老机构自有厨房对外开放营业。例如乌兰浩特市山水街道社区幸福食堂就镶嵌于乌兰浩特市秋实颐养院,既能满足机构老人的日常需求,菜品也适合周边老人食用。三是民营模式,将对外营业的餐厅转型成社区幸福食堂,在保留原餐厅经营的基础上加挂社区幸福食堂牌匾,进行适老化改造。
三、功能定位
(一)注重“增效”,下活服务供给“一盘棋”
为助力老年助餐工作提质增效,乌兰浩特市立足实际,2024年新规划22个助餐设施,继续增加服务供给,覆盖开展助餐服务,拓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助急、助洁、助行、助浴、助医、文化娱乐、保健按摩等多项服务整合推进。此次建设任务完成后,可达到助餐点在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镇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
(二)注重“提质”,打好规范建设“主动仗”
为压实老年助餐工作各方职责,乌兰浩特市民政局印发了《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养老机构、“社区幸福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工作提醒》,并邀请市场监督管理局专业人员向养老机构和社区幸福食堂负责人培训食品安全管理相关知识,从源头做好这一惠民生、暖民心工程,确保老年人吃得健康、吃的满意、吃的安全。
(三)注重“扩能”,确保助餐服务“可持续”
为充实老年助餐工作人员力量,乌兰浩特市民政局积极动员宣传,倡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幸福食堂运营,鼓励广大社会组织积极助力社区幸福食堂运营,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社区幸福食堂,截至目前,已有11家社会组织认领12家社区幸福食堂,通过认购“爱心卡”、协助组织长者生日宴活动、慈善捐款捐物、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助力社区幸福食堂的可持续发展。
四、运营成效
“家里就我一个人,少了没法做,做多了就得吃好几顿,现在有了社区幸福食堂,省时管力。饭菜符合老年人胃口,价钱也不贵,我们在这里不仅吃得放心,吃完饭我们老哥几个还能在一起聊一聊、看看报纸,心情特别好!”谈起社区幸福食堂带来的便利,刘明权老人高兴地说。像这样的社区幸福食堂我市已经建设了15个,运营起13个,其中: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幸福食堂11家(已运营10家,未运营1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社区幸福食堂4家(已运营3家,未运营1家),2024年开展了32697人次堂食服务、7645人次配送服务。
社区食堂要实现“微利可持续”,不能仅仅依靠政府“输血”支撑,还要走上市场化、专业化的运营道路,形成自我“造血”机制,才能长足发展下去。例如五一街代钦社区幸福食堂运营创新采用“社区主办、政府扶持、群众参与、社会捐赠、市场化运作”的“公益+低偿”服务运营模式。充分利用各项资源提供公益服务,由街道为社区幸福食堂免费提供场地运营,申请盟市红十字会项目作为启动资金,其他资金和物资由爱心企业和社会组织捐赠,面向社会提供免费或低偿就餐服务,提供“集中供餐+上门送餐”两种服务方式补贴食堂日常开销,实现收支平衡。创新开展以老帮老、以老扶老的互助养老模式,组织身体健康的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就餐服务,低龄老人在得到自我实现同时还能免费就餐,有效分担了人力成本。
社区幸福食堂只是乌兰浩特市养老的一处缩影,近年来,乌兰浩特市民政局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续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四梁八柱”建设,打造“福养红城”养老服务品牌,探索养老改革发展路径,让红色革命老区幸福夕阳底色更加温暖。(徐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