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的指示精神,乌兰浩特市重点谋划养老服务领域项目,全面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着力打造“福祉之地 颐养红城”幸福养老品牌。
一、抓服务建设,打造居家养老服务设施
据乌兰浩特市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乌兰浩特市户籍人口总数为32.25万人,60周岁以上户籍人口数为7.43万人,占比23%,已经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为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态势,更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积极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建设,乌兰浩特市已投入2115万元,建成11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9个社区养老服务站,主要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急、助行等“六助+N”和“三助+N”服务。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已实现100%全覆盖,社区养老服务站服务覆盖率达90%以上,累计服务老年人近4万人次。
二、抓项目建设,助推养老产业高速发展
乌兰浩特市抢抓政策机遇,深挖资源优势,积极谋划养老项目,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供养、生活护理、康复等服务。重点谋划了2个项目。
一是乌兰浩特市葛根庙区域敬老院建设项目。主要面向农村特殊困难老年人而打造,弥补乌兰浩特市公办养老床位供给不足。该项目位于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政府东侧、乌白公路302线西侧、葛根庙镇政府广场北侧。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设计床位100张,建设老年人用房(老年人入住服务、生活、卫生保健、康复、和社会工作用房)、附属用房,配置区域智能化养老服务网络平台(建设集呼叫服务、养老咨询、安全监护、健康管理、服务监管为一体的养老服务平台),室外活动场地、停车场、衣物晾晒场等。目前,项目资金已落实到位,计划于5月份开工建设。二是乌兰浩特市社会养老服务中心扩建项目:计划总投资5250万元,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300平方米,设计床位350张,目前已取得初步设计批复。正在计划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上级专项资金及地方政府配套资金。
三、抓统筹谋划,构建社区幸福食堂网络
根据《兴安盟民政局关于设立“百家助餐点”工作的通知》,乌兰浩特市民政局对社区食幸福堂工作进行了谋划。在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原则上,依托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站等服务设施,辐射十五分钟生活圈开展“助餐”。通过整合其他社会资源、合作共建等方式,积极引导诚信规范的社会餐饮服务单位或其他社会单位建设社区食堂,以解决特困、低保等经济困难家庭老人和重疾重残人员,及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等助餐服务需求为重点,为老年人提供就餐便利,2024年计划建设助餐点22个,初步建立起多元主体参与、覆盖市区的社区幸福食堂网络,建成集中用餐和配送到户相结合的助餐服务体系,为在辖区生活、工作的居民提供更加实惠、安全、便捷的订餐、就餐、送餐服务。
四、抓平台建设,推广养老服务进入家庭
利用乌兰浩特市智慧养老调度指导中心构建“市—镇(街道)—村(社区)—居家”四级联动服务网络,接入“96111”为老服务热线平台,打破“数字鸿沟”,充分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截至目前,平台已录入全市60岁以上常住老人信息46000余条。同时承接乌兰浩特市2023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203户家庭床位建设,提供居家上门服务13726人次。
五、抓服务质效,健全养老服务监管机制
着力建立健全由政府管理指导、机构自律、社会监督的养老服务综合监管机制。将养老机构安全生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人员靠前抓,确保养老机构安全生产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过问。并利用实地查看、视频调度、电话联络等手段,扎实开展养老机构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工作,截至目前,已开展养老机构检查44次。
六、抓时间节点,确保养老资金发放到位
为保障全市每位经济困难、高龄老人享受到国家发放的福利待遇,切实提高老人生活质量,市民政局严格按照发放标准、时间节点做好养老服务资金发放工作。截至目前,乌兰浩特市现有80岁以上高龄老人5546人,共发放高龄津贴资金222.87万元,70-79周岁以上经济困难老人2823人,发放补贴资金56.265万元。积极做好经认定生活不能自理经济困难老年人护理补贴发放工作,不能自理经济困难老年人223人,其中:部分失能90人,失能133人,发放护理补贴12.475万元。(徐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