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月5日或6日是24节气中的小寒时节,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而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中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为此,笔者特意提醒,小寒过后,养生要少进生冷、注意养肾。
小寒过后,一些疾病进入高发期。“首先肯定是呼吸系统疾病。”郭磊说,冬季要预防呼吸道疾病,首先要增强自身免疫力,适应环境,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白天要适当开窗通风,但要注意不要站在风口,正所谓“坐卧莫当风”。一般感冒咳嗽的患者不及时治疗或不注意采取保暖措施,病情加重后会诱发支气管炎、肺炎等。在低温天气更要注意防寒保暖,抵抗力相对较低的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在冬季应适当调整户外活动时间。尤其是新冠病毒感染性疾病集中发病的这段时间里,既要平常心面对病情,也要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在“阳”后治疗、恢复期,应该重视新冠病毒感染后对整个呼吸系统的病损,及时、正确干预治疗,减少不良预后与长期后遗症状。
“其次是肠胃疾病。”郭磊说。近期,很多人担心XBB毒株导致的肠胃问题,因此大量囤积蒙脱石散,但在1月8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表示,XBB系列变异株未在我国形成传播优势,现阶段不会引起本土大规模流行,所以大量囤药的行为其实没有必要。而冬天肠胃病的预防首先要适时增添衣被防寒保暖,同时要避免胃肠受寒,不吃生、冷、硬、炸食物,不喝冷饮,不要空腹喝牛奶或者酸奶。
需要注意的还有心脑血管疾病。“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宜晨练。”郭磊说,因为睡眠时,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季应该注意这个问题。但心脑血管患者不是不能运动,而是要适当运动,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所以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控制好运动量。冬季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诱发疾病。
小寒养生要以养肾为先
郭磊介绍,中医上有一年四季中“春应肝,夏应心,长夏应脾,秋应肺,冬应肾”的原则,所以冬季最应该养肾,而且也是养肾、藏精的最好时机。他推荐了两种简单易行的养肾疗法:搓擦腰眼和揉按丹田。
搓擦腰眼,就是两手搓热后紧按腰部,用力搓30次。所谓“腰为肾之府”,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脉,增强肾脏功能。而揉按丹田指的是两手搓热后,在腹部丹田按摩30-50次。常用这种方法,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起到强肾固本、延年益寿的作用。
“寒从脚下起,很多人在这个时候最明显的感觉就是脚凉。”郭磊说,所以小寒后养生做好驱寒非常重要,比如用中药泡脚。可以用当归、红花、鸡血藤等中药材温水泡脚,每晚15—20分钟,以微微出汗为宜。泡脚之后揉搓涌泉穴5分钟,可以起到较好的驱寒效果,还可促进睡眠。
同时,也可以用穴位按摩的方法养肾,涉及以下几个穴位——
1、涌泉穴
位置:位于足底部,卷足的时候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
按摩方法:睡前端坐,手掌来回摩擦足底,发热后使用大拇指按穴点,感觉酸痛即可。
功效:可以让人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神充沛,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
2、太溪穴
位置: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由上往下刮太溪穴,早晚一次,左右足各刮2分钟即可。
功效:增强肾脏。
3、肾俞穴
位置:在后背,与肚脐同高,脊椎左右大约两指宽的位置。
按摩方法:两手搓热以后,用手掌上下来回按摩50到60次。
功效:缓解腰痛,补肾助阳,又可以保护腰部。
4、关元穴
位置: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
按摩方法:以关元穴为中心点,用手掌做绕圆按揉,力度不适合过重,每次3分钟最好。
功效:补充肾气,增强肾气活跃性。
在饮食养生方面,小寒后要多食温热,食宜杂。
温热类食物包括羊肉、鸡肉等,特别适合阳虚体质者的人食补。郭磊说,而阴气不足者,食补应以鸭肉、鹅肉为好。饮食切忌黏硬、生冷食物。另外,冬季也非常适合喝热粥,如羊肉粥,以温补阳气;麦片粥,养心除烦;核桃粥,养阴固精;红薯粥,滋补肝肾;大枣粥,可使人感觉周身温暖,精力倍增;山药粥,大米烧开之后,放入2两山药,十几颗大枣,有养肾补血的功效。进补要依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的食材。
食宜杂指的是小寒后养生不能只吃固定的东西,食物种类要杂,即食物要多样化,精粗搭配,荤素搭配。冬天人们有偏嗜高蛋白、高脂和高糖的食物,不吃或少吃粗粮、蔬菜、瓜果的倾向,容易使人患缺铁性贫血、维生素缺乏症、便秘、口角炎、牙龈出血等症,因此,在饮食上,他建议大家均衡搭配,才能吃得健康。(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