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月2日下午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当前全球疫情大流行,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我国经济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痛定思痛,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尽快补齐公共卫生体系短板。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在补短板。此次疫情,暴露出我国现有医疗与公共卫生系统整体上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置不充足、不合理、不平衡的现象,重症监护室、隔离防控基础设施少之又少。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从灾难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民族。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要防患于未然,把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尽力避免危险和危机。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必须重视补齐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设施短板,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按照国家二级生物实验室标准建设生物实验室、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免疫规划冷链能力提升和冷库硬件、建设基层哨点能力等,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重大传染病的能力。
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必须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疫病防治中的作用。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不能没有中医参与,而且中医必须深度参与。要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因此,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中医疫情防治队伍,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至关重要。为更好的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疫病防治中的作用,不仅要改变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和引进,优化中医药人才队伍结构,而且要扩大事业编制数,松绑职称聘任,搭建更多中医人才展示才华的舞台和机会,进一步加快名中医的培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同时也应加强对中医药知识和优秀中医药人才的宣传,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持续扩大中医专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中西药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必须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让我们充分认识到疫情防控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回顾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进一步加强秋冬季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时刻紧绷常态化疫情防控这根弦,坚持落实“以严防输入为重点、严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坚持常态监测,实施“人物地”同防,完善多点触发预警网络,将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落细,才能巩固和拓展来之不易的良好势头。“事不避难,知难不难”,为有效防范和积极应对秋冬季可能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把风险挑战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防控措施落实得更完备一些,举措更精准、作风更扎实,严格开展“大培训、大练兵、大督查”活动,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践能力,才能尽可能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及范围,取得全面胜利。(贵州省黎平县卫生健康局 刘晓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