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理论 > 正文

以人民为中心,书写新时代为民服务答卷

2025-03-29 07:39:24 | 来源: 安徽省潜山市塔畈乡

为民服务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接力赛。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铿锵誓言,变的是时代命题,不变的是共产党人的赤子之心。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党员干部当以初心为舵,以实干为帆,以创新为桨,在为民服务的航程中破浪前行,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群众的“好口碑”,让“人民至上”的理念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初心如磐,在为民服务的根基处筑牢信仰之魂。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核心基因,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也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为民服务提供了根本遵循。从革命年代的“半条被子”到新时代的“最多跑一次”,变的是时代场景,不变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焦裕禄“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调研精神,谷文昌“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担当,杨善洲“退休后扎根大亮山”的坚守,无不印证了“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的真理。当前,部分干部存在“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形式主义顽疾,根源在于淡化了为民初心。唯有常怀“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忧民之心,将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才能在服务中传递党的温度,夯实执政根基。

实干为要,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锤炼担当之能。为民服务不是口号,而是需要落实到每一项政策、每一次行动中。从“如厕难”到“公厕革命”,从“垃圾分类空转”到“绣花式精细管理”,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云南大理弥渡县在乡村振兴中,既注重“地、价、利、股”四要素的精准施策,又建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跟踪问效”的全链条机制,确保惠民政策落地生根。为民服务需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用“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成效的标尺,党员干部需以“解剖麻雀”的耐心深入调研,既听顺耳话,更纳逆耳言,将群众诉求转化为可操作的任务清单。

创新为翼,在为民服务的探索中开辟时代新局。数字化浪潮下,为民服务亟需突破传统路径依赖。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上海“一网通办”平台,通过技术赋能打破部门壁垒,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这些创新实践表明,党员干部需主动拥抱新技术,用大数据精准识别需求,用智能化优化服务流程。例如,铜梁区通过“智慧政务”系统实现证照办理“零跑腿”,正是技术手段与为民情怀的有机结合。党员干部既要传承“枫桥经验”中“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精髓,又要探索“党建+网格”“红色物业”等新模式,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党员干部当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自觉,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为民服务既有力度更具温度。(仰文彬)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