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下,作为一名少数民族青年干部,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议题展开了多层次的延伸思考,思索中华民族共同体何以源起、有着怎样的意义、对我们青年干部又有着怎样的现实影响?以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论述。
一、历史维度:中华民族共同体何以形成
回望世界历史,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以国家形态绵延数千年,赓续辉煌,即使在最孱弱时也没有分崩离析,而是走向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在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中,融合与斗争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之中都是民族交往的主题。在汉武帝时期,汉匈战争曾让匈奴人发出“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藩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的悲歌,但出身匈奴的金日磾依旧成为了汉武帝最为信任的大臣之一,对汉朝边疆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初唐时,高适一句”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描绘出了初唐频繁的对外战争,但也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周边少数民族大量融入唐王朝,或为中枢要员、或为边疆将帅,共同造就了煌煌盛唐气象。即便是在奉行”满蒙之分“、”满汉之分“的清王朝,到了王朝末年,梁启超依然写下了荡气回肠的《民族浩歌》:”黄帝之胄尽神明,濅昌濅炽遍大陆。纵横万里皆兄弟,一脉同胞古相属。“
在大一统的社会理想和政治追求下,民族融合的趋势终不可阻挡,历经千年的磨难,各民族之间已然从争斗不休实现了万里兄弟、一脉同胞的转变。中华民族形成的社会、文化、政治基础已悄然成型。也正是在此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进行了百年的探索与实践。从李大钊的“新中华民族主义“,到1990年党中央提出的”三个离不开“,再到如今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中国再政治实践、理论创新层面完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最后一块拼图。各民族交融汇聚,最终形成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二、世界维度: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何以超越
2024年2月,《求是》刊登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文章指出:“中华民族有自身独特的历史,解析中华民族民族的历史,就不能套用西方那一套民族理论。”
解析中西方的历史状态,我们可以发现,相较于中国对大一统的执着与追求,西方则长期处于分割离散的状态。在这种社会文化环境下衍生出的西方民族理论,带有更强的分离性、对抗性。从社会结构来看,中国以家国情怀为纽带,强调责任伦理、家国相连,忠孝相通,集体本位始终占据社会主流。而西方国家强调个体权利高于一切,国家只是个体缔约的产物,进而形成了“原子式”相互对立的社会。
从历史状态与社会结构层面展开对比分析,我们也不难理解在我们一步步实现民族大团结、民族大繁荣时,自诩“自由与人权”卫士的西方,为何频频发生“弗洛伊德式”的少数族裔血腥惨案、为何频频排外、为何极右翼思想抬头。正是因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以大一统超越对抗分离、以包容超越排斥、以集体本位超越个体本位,才使得中西方民族工作走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三、现实维度:青年干部何以为?
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宏大叙事,承载了中华民族对于构建理想民族交融状态的追求,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年干部,我们必须将其解构于日常工作、生活之中,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才能真正领悟、做好民族工作。作为青年干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深植团结的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我们要摈弃那些狭隘的精致民族主义,在天下一家的信念引领下,推动各民族大团结、大繁荣。
二是要自信,中华民族共同体生长于五千年历史的深厚土壤,越来越多的事件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根植于中国历史,适合于中国国情,超越于西方狭隘的民族理论,我们应对其抱有充分的理论自信、文化自信。
三是要有民族工作的敏感性。列宁曾指出:“无产阶级不能赞同任何巩固民族主义的做法,相反地,它赞同一切帮助消除民族差别、打破民族壁垒的东西,赞同一切促使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和促使各民族融合的东西。”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尊重各民族风俗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也要打破阻碍民族交流的障碍,以民族融合为着力点,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干部,我时常感到幸运,无论是纵看历史,还是横望世界,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时空,能够如当下的中国一般,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希望在未来的日子中,各民族同胞,仍能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之中,依旧像石榴籽一般籽籽相拥,依旧像石榴花一样瓣瓣同心。(吕志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