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理论 > 正文

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书写更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2024-05-31 16:15:48 | 来源: 江西省南昌小蓝经开区组织与人力资源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自觉地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解决好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这一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就业稳则民心安,稳就业作为“六稳”之首,是国之根本,是助力人民群众提升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的重要渠道,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就业、好就业、就好业,在就业大考中担起新时代历史使命,成为必须答好的民生答卷。

强化岗位推送,在吸纳就业上下功夫,激活招才引智“动力源”,实现从“未就业”到“能就业”进步。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补齐企业、行政单位、高校等岗位的人才缺口,促进供需两端对接匹配,对稳定和扩大就业尤为重要。因此,要紧紧围绕稳就业保就业的工作目标,通过建立用工沟通渠道,收集、汇总、分析区域内的产业、企业等用工需求和劳动力资源状况,当好岗位推送“推销员”,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在不断练好“内功”的过程中,有本领、有能力实现就业。

推进精准服务,在搭建平台上下功夫,下好就业指导“先手棋”,实现从“能就业”到“好就业”迈步。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针对重点群体做实做细就业服务工作,搭建“毕业生—岗位”沟通交流平台,推进农民工入职拎包入住、吃住免费,让农民工务工环境更舒心,确保留得住、融得进、能发展。

加大权益保障,在规划职业上下功夫,扩大就业政策“蓄水池”,实现从“好就业”到“就好业”跨步。实现稳就业、增就业、就好业,关键在于做实就业帮扶、优化服务,彻底解决政策地域差异、经办周期长等问题。要引导企业、行政单位等进一步依法合规用工,提高用工规则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增强就业者与岗位的适配性,健全监测预警机制,让岗位和就业者精准衔接,既能为企业、行政单位等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也能让就业者在适合的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

就业事关民生福祉和发展大局,须臾不可放松。我国有14多亿人口,其中劳动年龄人口超8.7亿。解决好就业问题,始终是关乎国计民生,关乎千家万户的大工程,要切实做到挖掘就业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就业服务、优化调整政策措施,以有温度、有力度、有速度的就业实招硬招,为人民托起“稳稳的幸福”。(杨洋)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毕业论文网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