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五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要把思政课贯穿青少年培育全过程,着重落实培育环节的三大重点(择优授业先生,激活各界资源,传递社会能量)。广大青少年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在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征程上争当有“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构建赋能队伍——以“授业先生”为关键,提升思政课质量。“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古之学者必有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关键人物,如何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链通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是走好青少年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选择好授业先生责任重大。思政课教师理想信念要坚定,对所承担的“关键”课程,所肩负的“铸魂育人”使命有着高度认同,始终绷紧政治这根弦。要主动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要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以模范的言行举止影响和感召青少年,成为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要在形式上跟上时代,努力创新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还要主动上好社会实践的“必修课”,不断拓展课堂视野,以亲身实践为素材,引导青少年在知行合一中立鸿鹄志、行笃实风、做奋斗者。
整合教育资源——以“线上+线下”为突破,丰富思政课内涵。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网络“云课堂”、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坚持守正创新,利用微视频、VR技术、慕课等新兴技术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网络思政育人阵地,积极推动主题思政活动,聚焦党的二十大精神等进行宣讲。大力建设红色场馆思政平台,要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把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青少年作为思政教育的重中之重。沐之以春风、润之以细雨,广大青少年要重温总书记殷殷嘱托,对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常学常思常记常行,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汇聚社会能量——以“红色基因”为传承,赓续思政课血脉。“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要善于利用国内外的事实、案例、素材,在比较中回答学生的疑惑”“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提及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总是情真意切。理论与实践结合是新时代“大思政课”的基本要求和推进方向。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想落地开花,不仅要依靠学校、教师、课堂,还必须要汇聚家庭、社会、政府有关部门各方力量。要善用我国丰厚的历史底蕴,中华文明五千年发展史、党和人民百年奋斗史,是我们有信心办好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底气与实力。要让大思政育人课堂充满“红船味”,发挥“红色根脉”优势,既要宣扬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党的红色精神,也要大力推广党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引导青年干部弘扬好伟大的建党精神,从初心使命中汲取奋进力量,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筑牢思想根基,夯实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