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面对佛道“虚无”思想横行的社会现状,北宋理学大师张载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抱负,浓缩了一个人对国家、社会的担当和对人民的情怀,成为中国传统士大夫的精神信仰和价值坐标。千年后,我们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时刻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时期,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青年干部当竖起脊梁,猛著精采,以“横渠四句”共勉,激发青春“能动力”,以“勤勉不辍,朝乾夕惕”的坚定步伐挺膺向未来,为伟大复兴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为天地立心”,坚定“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理想信念。“人者,天地之心也。”所谓“天地之心”,就是指天地万物阴阳消长的规律性。而人在天地之间,是能知能觉者,所以被称为“天地之心”。这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高度自觉。“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坚定的理想信念贯穿于主观能动性之中,是“成大事者”的精神堡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青年干部,要树立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满腔家国情怀,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铸魂固本,以清醒的政治自觉正本清源。
“为生民立命”,守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民初心。“为生民立命”,是一种为百姓解除患难以达到安身立命的境界,体现了“乾坤父母”、“民胞物与”的博爱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新时代下,不负青春诺言,就是始终要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时刻坚守“民胞物与,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以“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的出发点去立身、处世,秉持“赶考”的心态,丢掉不接地气的“望远镜”,拿起查找问题的“放大镜”,田间地头倾听群众心声、耳闻目见,将人民的“祸患疾苦”当作自己的“腹心之疾”,成为群众的“自己人”,做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为往圣继绝学”,开创“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自我革命。“继绝学”并非照搬前人,而是力求创新,将先贤的思想批判性继承。“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面对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问题,昔有窑洞对谈“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松懈”;今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作为青年干部,我们要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之心,在脚踏实地打牢“地基”的同时,大胆实践,创新工作方法;以“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自省不断掸去思想的杂质尘埃,锤炼品质修养,涵养道德操守。
“为万世开太平”,笃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使命担当。所谓“万世太平”,即不局限于当下的“太平”,还以更深远的视野展望永恒的理想基业,展现了造福生民的使命感。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广大青年干部既是无比幸运,也充满着无限挑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靠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方有成事之可冀。”年轻干部要想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必须躬身入局,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献精神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敢接“烫手山芋”、愿啃“硬骨头”、涉险滩、越高峰,鼓足“猛虎下山”的拼劲和“劈波斩浪”的闯劲,展现“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的魄力,做到“肩上有责”“心中有数”“手上有招”,努力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尽展青春风采。(陆成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