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理论 > 正文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

2023-05-09 14:40:19 | 来源: 中廉在线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体现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进本质。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党的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中国式现代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我们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走出一条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全新现代化道路。

海纳百川去芜存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健之法。中国式现代化,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也吸收着世界上各个文明、国家、民族优秀的理论思想和科学技术精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国制度也植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天下胸襟是我们不断包容、吸收、融合,保持中华文明旺盛活力,使中国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秘诀。我们要坚定制度自信,坚定制度自信与不断完善和发展相互有机统一,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构建新的内容,并进而形成自己的东西、自己的特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植之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多年的浩瀚历史,其中历代先贤上下求索、思想碰撞出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学习借鉴之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实践中,我们要学会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文化源头,去找寻文化之魂,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愿景。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尽管现代化始于西方,但现代化道路却绝非西方“专利”。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证明,任何一个国家、地区、民族都应该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文明历史、实际国情、民族文化等条件独立自主地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的现代化道路。(熊飞宇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西山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毕业论文网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