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当前,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以“六保”促“六稳”,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都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树立起为民造福的政绩观。为民造福不是纸上谈兵,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小问题”,就是党员干部的“大政绩”。
心贴心交流,解决“一层纸”问题。人民群众的期盼就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只有真心实意的和人民群众交流,才能捅破彼此心灵上的“窗户纸”,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了解到人民群众的内心期盼,继而更好的决策和行动。诚如“时代楷模”黄文秀,为了掌握全村贫困户的情况,她学会了桂柳方言,经常深入贫困户家里与他们谈心谈话。贫困户不让她进家门她就去两次、三次;贫困户不在家,她就去田里,边帮他们干农活边聊天。时间久了,和村民们的感情也深了,大家开始慢慢地接受她,她也迅速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基本掌握了全村概况,为进一步带领全村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手牵手服务,解决“一厘米”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是衡量一名共产党员是否合格的标准。能不能服务好人民群众?怎样服务好人民群众?这是值得深思并为之不断实践的永恒话题。过去,群众要想办成一件事,需要来回辗转多个职能部门,不仅要经历“门难进”“脸难看”的尴尬,还要承受“事难办”的苦楚。如今,政府大力倡导“一站式服务”、线上办理等,极大简化了办事流程,方便了人民群众。除了制度上的创新,有时更需要服务上的贴心,为人民群众解决“一厘米”的问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受文化水平的限制,一些贫困群众对政策不了解,对扶贫项目申报不熟悉,扶贫干部就入户上门一点点讲、手把手教,最终为贫困群众解决了难题。
脚跟脚落实,解决“一分钟”问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民生无小事,容不得“等一等”,也受不了“缓一缓”,人民群众急切期盼的,哪怕是能快“一分钟”也要竭尽全力去做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殷殷叮嘱:“武汉人喜欢吃活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多组织供应”。随后,一车车活蹦乱跳的鲜鱼就从四面八方“游”上了武汉市民的餐桌。再如习近平总书记对“厕所革命”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要“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如今,从城市到乡村再到各旅游景点,干净卫生的厕所随处可见,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在共产党人眼中,这些吃喝拉撒的民生小事,都是直接关系人民幸福感的大事,也是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急事”。
民生小问题,群众真期盼。我们要牢记“群众期盼的,就是我们要做的”的至要真理,继续发扬以民为本、初心不改的光荣传统,始终走在人民群众中间,从细小处抚民心、解民忧,让人民群众的欢声笑语流淌成最美妙动听的新时代赞歌。(海南省乐东县委组织部科员 丁亚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