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是说。
其实,今年并非没有经济发展目标,而是有更大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就是要集中精力、凝聚力量,让人民群众从疫情影响中走出来,让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中富起来,让各族人们在全面小康社会中乐起来。所以,在特定情况下,不设定经济增速具体目标,更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应对和化解重大风险时所蕴含的特有优势。
不缚“双手”,随机应变,更加彰显中国制度的灵活性。当前,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给全球经贸活动带来的不确定性较为突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等活动必然受到影响,我国作为传统制造业大国难以在全球供应链极度不稳定的情况下独善其身。正因此,我们必须腾出“双手”来,做好最充分的准备,以最迅速有力的举措应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灵活性。
站稳“脚跟”,科学务实,更加彰显党的决策的科学性。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既要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尽快扭转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的不良影响,保障各项社会职能平稳运行;又要不遗余力地取得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按时向人民群众交出“满意的答卷”,兑现向人民、向历史 、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彻底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我们还有积极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确保各项政策落地落实,确保我国顺利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因此种种,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根据实际情况转换思维,集中精力守住“六保”底线,以“六保”促“六稳”,把经济增速的“硬指标”划分成一个个保民生、促发展的“小目标”,把稳经济发展基本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发散“目光”,立足长远,更加彰显组织架构的先进性。明代毕魏在《三报恩》中说“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正是,只要积蓄好力量,就不愁实现不了目标。自今年4月以来,我国经济复苏的势头强劲,复工复产稳步推进,经济发展和消费潜力“并驾齐驱”,可以看出,即便没有具体的经济增速目标,只要我们紧跟党的步伐,真正落实好“六保”任务,我们的经济水平自然会迈上新的台阶,各项社会职能也会高效运转,如期实现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也绝不是“空中楼阁”。此外,只要我们把当前的各项工作抓细抓实,待到国内外形势好转之时,我们便可以第一时间快速接轨,迅速形成良好的供需链,经济发展增速也就“手到擒来”。
“风物长宜放眼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是其国家制度体系、民族精神文化、内在凝聚力等长期交融发展的产物。只要我们本着“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紧跟党的领导,奋力拼搏进取,我们就能取得更大的胜利!(海南省乐东县委组织部 丁亚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