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理论 > 正文

浅析《之江新语》中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

2020-05-17 17:02:03 | 来源: 中廉在线

《之江新语》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栏目发表两百余数短评。在工作闲暇之余,品读《之江新语》,别有一番滋味。读后可以发现,这些短论主题鲜明、短小精悍、文风质朴、有理有据,处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虽然这些短评写作于十余年前,但其中有很多与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内容,对于当代中国发展同样非常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树有根,水有源。”我们从《之江新语》中可以读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上的一以贯之的继承性,以及鲜明的与时代同行的创造性;能够发现《之江新语》里面已经有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许多重要萌芽;可以读出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坚持什么,创新性地发展了什么,是如何坚持的,又是如何发展的。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论断,充分彰显了习总书记高超的政治智慧、深邃的战略思考和强烈的历史担当。

“知之非艰,行之唯难。”从意识到理念到行动,是生态治理必须迈出的步伐。在2003年发表的短评《环境保护要靠自觉自为》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把认识环保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只重发展,不重环保;第二阶段虽然重视环保,但并未形成整体观念;只有到第三阶段,认识到保护自然是全人类的责任时,这种自觉行为才能真正实现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之后,将这种意识落实到之后的建设中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更为困难的。前面几十年我们都在追逐GDP的增长,这样粗放型的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问题是十分复杂的,想要在一时之间解决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解决生态问题需要我们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也要动员全社会上下共同参与,积极配合,投身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事业中去。

对生态文明的初步实现体现在生态建设的近期成效上,而长远的实现则体现在生态文化的培育上,生态意识的觉醒上以及生态文化的扎根上,这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本途径。在此过程中,必然要面临或大或小的矛盾冲突,需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动一部分人短期利益的“蛋糕”。在碰到矛盾冲突时,我们要把握生态保护的基调不变,寻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的增长。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在,应当牢记科学发展的使命,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根本指南,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努力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中国新青年,我们务必牢记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弘扬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观念,把习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付诸实际并作出努力,积极参与生态文明的建设。只有人人心中播下生态文明建设的种子,做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行动,我们的国家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钟鹏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湘店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