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理论 > 正文

续写基层减负“后半篇文章”

2020-04-21 13:20:18 | 来源: 中廉在线

近日,中办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

自2019年开始,党中央持续开展“基层减负年”活动,各地也积极出台相关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基层作为承接顶层设计的“最后一公里”,责任重大,任务繁多,确保政策有效落地落实,必须写好“后半篇文章”,不让基层减负成为“过堂风”一吹而过。

在“实”上下功夫,在“常”上做文章。一些基层单位在接到上级检查消息后,连夜安排布置“现场”,通知单位所有员工加班加点整材料、造伪绩、兴伪事,以博取考核领导的欢心。这些“怪相”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政绩观的错位,念错了“考核经”、辜负了“百姓心”,只求“领导注意”,不求“群众满意”。这就要求我们要改进督查检查考核方法,摒弃过去单靠上级部门“一双火眼金睛考遍天下”的陈旧思想,形成科学、有效、合理的考核体系。既要坚持问题导向,结合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工作实际设置考核指标,还要将一次性考核变为经常性考核,在“实”和“常”上下功夫,靶心校准,提高考核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重“绩”不重“痕”,留“心”不留“迹”。“痕迹管理”、“材料政绩”的现象由来已久,在基层一些地方,各种扶贫工作台账、表格数不胜数。现下许多扶贫干部既要来回奔波于贫困户和单位之间,还要加班加点打印材料,辛辛苦苦迎接检查,真是苦不堪言。凡此种种,都是“过度留痕”惹的祸,不仅深受群众诟病,也让基层减负成为空谈。真正的工作痕迹,应该是留在百姓心中,最大的工作成绩应该是让百姓受益。把“痕迹”留在百姓心中,最关键的还是干事,不能让“痕迹”遮望眼,看不到百姓的实际问题和难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非功过自有百姓评说。

以群众满意为标尺,群众好才是真的好。督查检查,考核的是领导干部工作实绩,事关的是百姓的切身利益。要时刻铭记“人民是阅卷人”这条不变法则,把是否为群众办了实事,是否为群众解了难题,是否将群众冷暖常记心头作为考核评议的主要依据。将那些高谈阔论、夸夸其谈、自圆其说的浮夸空洞述职内容统统屏蔽,不听汇报,只听民声;不查痕迹,只看实绩,力戒考核过程中的形式主义。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基层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紧贴“最基层”的实际需求,找准“最基层”的痛点,带着问题思考,真正“走心”工作,强化为民服务意识。

大浪淘沙,始见真金。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感受最真切,也最有发言权。秀材料、采华名、树盆景,只能逞一时之勇,蒙蔽一时之眼,终究难以躲过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因为,只有端正领导干部的政绩观,铲除形式主义的滋生土壤,下力气把群众的难题解决好,把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好,才能获得群众认可,才算实打实的政绩。(王坤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新区管委会)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