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理论 > 正文

三个“务必”让形式主义不再“上演”

2020-04-20 08:46:25 | 来源: 中廉在线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强调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上升,再叠加疫情影响,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难度更大,亟需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一直以来,我们党反对形式主义的斗争从未停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拳出击”,基本刹住了形式主义的蔓延势头。但必须清醒认识到,形式主义这一“牛皮癣”,顽固性、反复性十足,时常“整个容”“换个妆”,就在各地四处“走穴”,继续上演一出出与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的“表演”。对此,各地各部门要做到三个“务必”,让形式主义不再“上演”。

要让形式主义不再“上演”,务必先让党员干部打心底“不爱看”。“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 形式主义为何久治不愈,归根结底是部分干部乐于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钟情”于轰轰烈烈的形式和光鲜亮丽的外表,认为形式主义“人见人爱”,是应付检查和验收的不二“灵药”,这也就导致形式主义频频“上演”。“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源”。党员干部要深挖思想根源,从思想上校准航标,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认识到形式主义的危害,将工作目标从“如何做到表面漂亮”转变为“如何让工作出成效”,让形式主义不再有忠实“观众”。

要让形式主义不再“上演”,务必发扬钉钉子精神。形式主义犹如沉疴痼疾,一般“一刀切”“切一刀”的疗法只能 “救时”,却无法“救命”。从以往的历史经验来看,形式主义总是在整顿“一阵风”中“歇演”,之后又换个“马甲”继续“粉墨登场”。这就要求党员干部摒弃“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发扬钉钉子精神,将整治形式主义作为正风肃纪的重要任务、长期任务,持之以恒整治形式主义,做到形式主义“一冒头就狠狠给一锤”,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意志和毅力坚决打赢力戒形式主义这场持久战、攻坚战。

要让形式主义不再“上演”,务必织紧织密制度“天罗地网”。“事必有法,然后可成。” 形式主义之所以屡禁不止,主要在于缺乏硬性制度的约束,让形式主义的触角敢于频频伸向基层。对此,各地必须多管齐下织紧织密制度“天罗地网”,将形式主义彻底锁死在制度的框架内。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建立健全监督举报形式主义机制,进一步畅通拓宽监督举报渠道,广听民声、广纳民意,让形式主义的做法能够及时被制止,形式主义的作风能够有效被纠正。同时,创新政绩考评机制,以注重实绩为导向,揭开形式主义的光鲜外表看实质,面对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要坚决给“差评”,让党员干部不再将精力和时间放在做“绣花枕头”上。(罗晖健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堂堡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