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5年4月27日23时54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天链二号05星划破夜空,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完美升空。这颗卫星的成功入轨,以航天领域的卓越成就,为民族自信注入新动能,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为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宝贵启示。
天链卫星组网,托举“太空测控网”筑牢民族自信基石。从“东方红一号”到天链二号05星,中国航天用67年时间完成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天链系统的全球测控覆盖率提升至90%以上,激光通信速率达到1.2Gbps,这些技术突破背后,是航天人攻克5000余项关键技术、实现100%自主可控的艰辛付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中国航天日”强调的:“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事业的每一次突破都在书写中华民族的精神史诗。”这种民族自信,源于航天事业对国家战略的支撑。天链系统不仅保障空间站常态化运营,更将为2025年实施的天问二号小行星探测、嫦娥七号月球南极采样等任务提供实时数据中继服务。当航天员在太空通过天链卫星与地面进行高清通话时,背后是中国航天从“太空边缘”走向“中心舞台”的坚实步伐。
寰宇共轨协作,开放“测控资源池”彰显大国担当底色。天链二号05星的成功,是中国航天“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理念的生动实践。我国已建成由5颗第二代中继卫星组成的天基测控网,形成“东西部署、南北覆盖”的全球布局,并向“一带一路”国家开放部分测控资源。老挝一号通信卫星项目为当地3000所学校提供远程教育服务,埃及卫星总装集成测试中心使非洲首个具备卫星研制能力的国家诞生,这些合作项目不仅提升了发展中国家的航天能力,更以“太空丝路”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在国际航天治理领域,中国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天链系统支持巴基斯坦遥感卫星、老挝通信卫星等项目,与美国“星链”计划的商业垄断形成鲜明对比。
航天精神铸魂,淬炼“攻坚突击队”赋能干部作为实效。天链系统的成功,为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宝贵启示。航天工程涉及2000多家单位、数十万科研人员,其“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启示干部要强化系统思维,善于整合资源。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作风,更是干部攻坚克难的精神标杆。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航天人在极端条件下突破技术封锁,这种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韧性,对干部应对改革深水区的挑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航天系统推行的“双五条归零”管理,要求对问题“定位准确、机理清楚、措施有效、举一反三”,这种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正是干部在基层治理中需要学习的。(汪昊)